4月9日,三全食品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三全食品实现营业收入55.39亿元,同比增长5.39%;实现利润总额1.33亿元,同比增加24.9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加41.49%。 值得关注的是,三全的餐饮业务在2018年度大幅增长,水饺业务却四年来首次出现下滑。 ✎冷食传媒记者 | 吕翠平 ◀◀◀ 1 ▶▶▶ 丨 渠道丨 餐饮业务增势迅猛 三全食品年报的营业收入构成显示,零售等市场仍是营收的主要来源,2018年该市场营收为49.81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达到89.92%。餐饮市场收入5.58亿元,同比增长45.88%;净利润3702.40万元,同比增长997.56%。零售和餐饮的占比约为9:1。 △三全食品营业收入构成 △三全食品近五年的营收和利润增长情况 这也是三全食品首次在年报中将餐饮市场的收入单独列出,由此可见,餐饮市场正成长为一个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餐饮市场的迅猛发展体现在三全食品的产品结构上——面点及其他品类在产品结构中的占比逐年上升。 年报显示,2018年,三全食品面点营收17.36亿元,占总营收的31.33%,较2017年增长了19.84%,增速远高于汤圆的2.78%和水饺的-3.12%。(点击回顾:直追三全,安井或成“新面点之王”?) 对于餐饮业务的好成绩,三全食品方面表示,基于公司自身的产品研发、生产及采购规模化能力、质量管控与冷链配送平台,为连锁餐饮提供一站式标准化、个性化产品的食材供应服务,销售模式为“直营+经销覆盖”,主要深耕快餐、火锅、团餐渠道场景,已构建出服务于全国餐饮食材经销服务网络,同时与百胜餐饮集团、海底捞、巴奴、呷哺呷哺、永和大王、真功夫、华住酒店集团、康帕斯、索迪斯等知名餐饮连锁品牌形成深度合作。 近年来,随着餐饮业尤其是中式连锁快餐的迅猛发展,三全食品一直在积极探索餐饮渠道。早在2012年,三全食品就成立了餐饮事业部,推出绿标产品,服务餐饮渠道。 当时,三全食品餐饮事业部将目标客户分了三个级别:一级客户,为个体餐饮店提供服务的餐饮食材批发商;二级客户,中小型连锁餐饮服务供应商以及餐饮经营者;三级客户,全国、全球性连锁餐饮巨头。
三全食品副总裁、餐饮事业部总经理王凯旭曾经形象地将三个级别的客户形容为金字塔:“一级客户是塔底,是基础;二级客户是塔身,是支撑;三级客户则是塔尖,是形象。” 2016年,三全食品在餐饮事业部的基础上,又成立了郑州快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餐饮客户的痛点。 通过精准服务,三全食品津门烙饼和薄脆进入肯德基系统,成就了其网红美食“大饼卷万物”; 茴香小油条、牛肉丸更是成为海底捞、巴奴等火锅巨头的必备单品;彩蔬蒸饺、白糖桂花糕等产品也都在餐饮渠道引起极大关注。 “餐饮渠道要成为驱动三全食品前进的‘第二部发动机’。”2012年,王凯旭在接受冷冻食品采访时曾这样说。如今看来,这一目标正在实现。 ◀◀◀ 2 ▶▶▶ 丨 品类丨 水饺颓势难挽,营收四年来首现负增长 从产品结构上看,汤圆、水饺、面点及其他仍是拉动三全食品发展的三驾“马车”。 △三全食品营业收入构成 2018年,三全食品汤圆营收15.87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28.65%,较2017年的29.38%略微下降,同比增长2.78%,低于三全食品营收的平均增速5.39%。 水饺营收19.23亿元,占比34.72%,较2017年的37.78%下降了3个百分点。更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水饺营收出现负增长,较2017年下降了3.12%。而2017年,这一数据仍保持着8.65%的增长。 △三全水饺近四年销售数据 据了解,2018年,三全食品重点推出了私厨超级虾皇水饺、状元墨鱼韭菜水饺、儿童组合装系列等40多个新产品,即便如此,也没能阻止水饺销量下滑的颓势。 其实,作为速冻米面行业常规产品,近年来,汤圆水饺都呈现出增速放缓的态势。而三全食品水饺销量的下滑,表明水饺行业产能相对过剩,水饺品类整体上增长乏力。 当然,这也可能与三全食品水饺品类的销售渠道有关。作为一家借助商超渠道崛起的契机发展起来的企业,三全食品在商超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近年来,受电商以及盒马鲜生等新零售渠道的冲击,大卖场人流量下滑,三全食品水饺销量下滑也可能是由此导致的。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