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首元曲】元·卢挚《沉醉东风·七夕-银烛冷秋》 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 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 庆人间七夕佳令。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繁体】 元·盧摯《沈醉東風·七夕》 銀燭冷秋光畫屏,碧天晴夜靜閑亭。 蛛絲度繡針,龍麝焚金鼎。 慶人間七夕佳令。 臥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注释】 ①七夕:农历的七月初七,是牛郎和织女相会之日。 ②龙麝:一种香料。 【翻译】 白银烛台放射出的光线照亮了画屏,在晴朗的夜晚静静地坐在亭子里。妇女们用蛛丝穿过绣针在乞巧,金鼎中焚烧着龙麝香,人们都在庆祝人间七夕这个佳节,躺下来看牵牛织女星得鹊桥相会月亮飘过梧桐树投下了倒影。 【作品简介】 《沉醉东风·七夕》描写渴望着心灵手巧的女子也拿出了针钱在梧桐树影下乞巧,看牛郎织女相会。 【赏析】 在这支小令中,作者化用唐杜牧《秋夕》,绘制成一幅静夜(望天河)图,并赋予新的内容、新的意境。七夕之夜,月明风清,人们焚起香来庆贺节日。渴望着心灵手巧的女子也拿出了针钱在梧桐树影下乞巧,看牛郎织女相会。因此此曲具有一定的民俗学价值。 【作者简介】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书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 ![]() ![]() ![]() ![]() ![]() ![]() ![]() ![]()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