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初入仕途时,被派到了工部进行观政,并熟悉工部的日常事务管理和运作。当时王阳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虽然有些失落,但是仔细一想,自己也只不过是刚刚中进士,朝廷一定是想要考验自己,所以他就下定决心在工部好好表现。在去工部之前,王阳明的父亲王华特地交代他,要学会低调做人,不能意气用事。对此,王阳明谨记在心。 当时工部正在建造威宁伯王越的坟墓,其工期较长,耗材较多。而朝廷为了考验这位新晋进士,就将监工的位子安排给了王阳明。其实按理说监工并不是一个苦差,而且其工作也很简单。但是王阳明抓住了这个机会,想要好好表现自己,以获得朝廷的器重。于是,在督造过程中他将自己学过的兵法之道用在了修建工程上。他将民工和管理人员分别重新做了调配和分工,并且运用军事管理方法来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职责,还制订了民工的作息时间,他将这个方法叫作“什伍之法”。 当时,工部的很多同僚都认为王阳明的这种做法十分可笑和多余,而且他们还在一边准备看王阳明的笑话。王阳明一开始也很生气,但是一想起父亲对自己说过的话,他就谦卑地向这些同僚解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并且在他们面前丝毫没有表现出高傲和自负的样子,这让那些同僚心中安定了不少。同僚们一开始认为这个年轻的进士是十分高傲的,但经过接触才知道原来王阳明并不傲气,而且还十分谦卑。于是,这些官员纷纷改变了对他的态度,对他的新想法和规划也加大了支持力度,并且很期待其结果。 王阳明从容淡定地继续实施着自己的计划,在施工的过程中,那些同僚也为他进行了一系列的辅助工作,王阳明按照自己的工作计划一步步进行着。此外,王阳明对待民工也非常亲和,这些民工一直被那些官员压制惯了,忽然遇到了这样一个谦卑的官员不禁感动起来,更是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工程的进度也逐渐快了起来。在王阳明精细化的军事管理下,工程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快,工程就完工了。工期较之前提前了很多,节省了大量的耗材,而且坟墓也建造得非常宏伟和壮观。 王阳明的这种军事化管理看来是取得了实际的效果,那些同僚更是对王阳明欣赏有加。王阳明在面对这些人褒奖的时候十分谦虚,自认为经验不足,还需要前辈们多多指教。这种屈从、低调的态度让他得到了同僚们的赞许。而威宁伯的家人对王阳明监督建造的坟墓更是感到十分满意,他们为了表达感激之情特地送上了许多金银财宝,但是王阳明并不为钱财所动。后来,威宁伯的家人听闻王阳明痴迷于军事,所以就将威宁伯生前所佩带的宝剑送给了他,以表示谢意,王阳明十分喜欢这把宝剑并在以后的日子中随身携带。 与此同时,上级对王阳明修建工程的事情也有所耳闻,所以皇帝也十分青睐和欣赏王阳明,再加上同僚们在皇帝面前的美言,王阳明很快便被提拔到了刑部。王阳明正是因为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均衡利弊,才找到了官场中的安全区域。在这个区域中,王阳明看到了官场中人们为了利益而相互争斗的局面,这让王阳明更加坚定了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原则。王阳明认为,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在官场中站在安全区域的重要法则。 低调做人能够为你赢得同僚们和上级的欣赏,从而减少同僚们对你的排斥;而高调做事则能够让你获得人们的认可和赞同。能够做到这两点,你的为官之道便会更加顺利了。当然人无完人,谁也不能做到让所有人都欣赏自己,但是低调做人是一种高贵的品质,能够让更多的人喜欢你,而高调做事是一种态度,能够让你得到人们的肯定,这是获得成功的一种有效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