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终被后人称之为书圣

 吕剑藏书 2019-04-12

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祖籍山东琅琊,出生在东晋四大家族之首,被视为“王马共天下”

的王氏家族。其父王旷官淮南太守,从父诸如宰相王导、大将军王敦等,皆为东晋朝廷中重要权

臣。王羲之也官至会稽内史、右军将军,而其传世之名则得于书法,《晋书》谓其:“尤善隶书,

为古今之冠。”

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终被后人称之为书圣

汉末魏初隶书是为兴盛,钟繇是最有代表性的大书法家,其善“三体书”,即铭石书、章程

书及行狎书,皆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所谓章程书是指当时朝廷规定专门用来写公文和教小学的

书体。章程书后来发展成为在书写上更为简约便利的真书(楷书),在此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的就是王羲之。

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终被后人称之为书圣

王羲之曾师从卫夫人,卫夫人是忠实的钟繇书法的继承者。王羲之早期对钟繇书法下过很大

功夫,署名为钟书的《宣示表》等字帖,大都是靠王氏临摹得以流传。晚年,王羲之脱离了钟书

的束缚,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完成了从章程书到真书的过渡。

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终被后人称之为书圣

王羲之是入古出新的实践者,他的真书就是从深入学习钟繇书法而发展创新的,最终形成了

有别于钟繇之书的新体,若将二者加以对比,会更加清楚地看到其特点。

从字体的肥瘦上讲,王羲之的楷书明显比钟书瘦劲。梁武帝在谈到钟书特征时的评价是古肥,

而与之形成对比的则是王献之的今瘦,这里虽然是以献之为例说明今瘦,但王羲之与钟繇相比较

晚,自然也应属于“瘦”的范畴。董逌在《广川书跋》中称:“书至瘦硬,似是逸少迥绝古人处”,

肯定了王羲之的创造力。美感上,“肥”往往与朴拙相关,而“瘦”则代表着神采与妍美,这是

王羲之对钟书在整体面貌上所做的重大改造。

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终被后人称之为书圣

钟繇之书之所以取横势,与其脱胎的隶书是分不开的。观察《乐毅论》时,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王氏楷书在体势上多取纵势或方势,很少有像钟繇那样扁阔的字体,渐

与钟氏拉开了距离。

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终被后人称之为书圣

在笔法上,在钟繇传世的楷书作品中,仍存在一些翻挑的笔法,这应是受隶书影响所致。这

种笔法在王羲之的笔下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拓直下”的爽利用笔这一点,对摆脱母体

束缚,促进楷书体的成熟具有重要意义。在笔势上,钟书有外拓的特点,而王羲之则多取内擫,

这种笔势造成的结果就是法度的进一步严整。袁裒认为:“右军用笔内而收敛,故森严而有法

度。”极有见地。可以说,王羲之在钟繇楷书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创新,使楷书在法则上更为完

备,点画也基本脱离了隶书的影响,使楷法更趋于完备。

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终被后人称之为书圣

王羲之新体出现后,得到了文人墨客们的重视,更成为后人们学习的重要对象。智永曾记之

曰:“《乐毅论》梁世模出,天下珍之。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到了唐时,由于帝王的提

倡,时人学习王羲之书法成为时尚,而在楷书方面有大成者众多,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

徐浩、颜真卿、柳公权等各自成家,并形成了历史上发展的高峰,这与王羲之在楷书上所做的贡

献是分不开的。

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终被后人称之为书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