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设置底线,让忧虑停止

 黄昌易 2019-04-12

有人想知道怎样才能在华尔街赚到钱吗?当然,那是无数人的追求。投资顾问查尔斯·罗伯茨讲述了他使用一方法的经过:当初,我从得克萨斯州来到纽约时,朋友托付给我2万美元,让我用来买股票。我在股票投资方面很有自信,然而我这次却赔了个精光,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在那期间,虽然有几次我赚到了钱,但是最终还是把所有钱都赔光了。

如果我是用自己的钱投资的,赔了也就赔了,但是那些钱都是朋友的,虽然这点钱他们并不在乎,可是我却满心愧疚。我觉得没有脸再去见那些朋友,然而让我吃惊的是,他们对此毫不介意,不但没有难过,还对未来抱有乐观的态度。

我开始认真反省自己,分析失败的原因。于是,我去结识了一位非常成功的股票分析专家波顿·卡瑟斯,我相信自己可以从他那里学到包括他成功经验在内的很多有用的知识。但我也知道,他能够取得成功,绝不是仅仅依靠机会和运气的。

首先,他向我提了几个问题,问我以前的投资策略,然后,他告诉我一个非常重要的股票交易原则:“每次我在市场买一只股票,都要设定一个底线,到达这个底线,就要停止,不能再赔下去,比如,假如我买了一只50美元的股票,那么我设定的不能再赔的底线就是45美元,换句话说,如果脱果价格开始下跌,最晚在损失到5美元时就品须卖出去,这样,我的损失就仅仅是5美元,而不是更多了。”“如果你投资时候眼光足够好,”波顿·卡瑟斯继续说,“平均每股你可能赚到10美元、25美元,甚至是50美元。所以,你的损失永远都不会超过5美元。即便你买的股票有半数的时间都在下跌,然面你最终还是赚了很多钱。”

从那以后,这种方法为我和我的顾客收入了上千万美元。

没多久,我就发现这个“设定底线”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方面。除了理财投资,生活中的各种忧虑和仇恨,我都为自己设定了底线,获得了奇妙的结果。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很不守时,每次约好共进午餐,我都要在餐厅里等上半个小时,有一次,我终于提醒他,以后我将以10分钟为底线,如果他迟到的时间超过10分钟,我就会离开。

这么多年以来,为什么我们从来都不知道这种“设定底线”的方法呢?我早就应该用它来锻炼我的耐心、性情,提升自我认识了,而且,还能够用它来消除我的烦恼和精神压力。为什么我以前没有想过要克制那些会扰乱我内心平静的情况呢?为什么以前我没有告诉自己:“这件事情没什么可怕的,至少没有必要为此这么操心。”

100年前的某个夜晚,一只鸟鸦叫着从瓦尔登湖畔的树林穿过,这时,梭罗正在用鹅毛笔蘸着墨水写着日记:“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的事物,都是我们用生命换来的。”

换句话说,在生活中,如果我们为了某些事情付出了太多的代价,那么我们在这些事情上再忧虑无异于傻瓜。吉尔伯特和沙利文的悲哀之处正在于此:他们知道如何令其创作的词曲充满快乐,却不知道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该如何寻找快乐。他们创作了很多为世人所传颂的轻歌剧,却无法控制他们自身的情绪。他们只因为一张地毯的价钱,就仇视对方多年。沙利文曾经为剧院购买了一张新地毯,吉尔伯特看到账单时大为恼火,甚至到法院起诉此事,从此两个人再也没有来往。当沙利文作完新歌剧的曲子后,就把它寄给吉尔伯特,等他填完词后再寄回来。有一次,两人不得不同时上台谢幕,就分别站在舞台两侧,为避免看到对方,连鞠躬也向着不同的方向。

他们不像林肯,把仇恨打上“到此为止”的限度。在南北战争时期,林肯对攻击他政敌的几位朋友说:“也许是我很迟钝,在这种私人恩怨上,我反而不如你们感觉到的多。但我从来都认为,一个人用半生时间与他人争执,这样做很不值得。如果那个人不再向我挑衅,我就会当作什么也没发生过。”

富兰克林7岁的时候,曾经犯下了一个让他170年来都无法忘记的小错误,信中对朋友说,“我在街上商店里看到一个哨子,将他买下,然后,我高兴吹着哨子,非常得意高兴的回了家,然而当我的跑回家后,家里人看到我几乎花光了零花钱买了哨子后一直指责我,这使得我心里非常懊恼。”很多年过去了,富兰克林成了美国驻法国的大使。他的名字全世界人都知道。然而这么一件小事,他依然挂念者,那只哨子给他带来的快乐远不及他给自己带来的痛苦。

后来,富兰克林从这件事中获益极大:“长大以后,我开始观察身边的人时,发现许多人都在他们的‘哨子’上花费了过多的代价。也就是说,人类对事物价值的错误判断造成了太多的悲剧。”

吉尔伯特与沙利文在他们的“哨子”身上付出了巨款,还有写出了两部伟大的小说《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的作家托尔斯泰。根据《大英百科全书》记载,托尔斯泰在他去世前的20年里,被人们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这期间,不断有崇拜者到他家拜访,只是希望能够见他面,即便只是听到他的声音,摸摸他的衣角也好。他随口说出的话,和不经意间的动作,都会被人们记录下来,称为“神的启示”。然而,一直到他70高龄的时候,在日常生活方面,他还没有7岁的富兰克林聪明,甚至可以称得上愚蠢。托尔斯泰和他非常爱慕的的姑娘结了婚,当时,他们的日子过得非常幸福,他们经常跪着向上帝析祷,希望能够永远这样幸福地走下去。但是,托尔斯泰的妻子是个天性喜欢嫉妒的女人,经常乔装成村妇去跟踪她的丈夫,甚至会跟到森林深处。因为这样的事情,他们争吵过很多次。她甚至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嫉妒,曾经用枪把女儿的画像打了一个洞。她发脾气的时候样子很可怕,满地打滚或是将整瓶的鸦片倒进嘴里,说要自杀,他们的孩子吓得躲在墙角哭。

对于这样的事情,如果托尔斯泰只是暴躁地把家具打烂倒是可以理解,然而他做的事情实在太糟糕了,他写了一本秘密日记,在日记中发泄对妻子的不满,把过错都推到妻子身上,让后代原谅自己。然而他的妻子又是怎样做的呢?她把日记抢来撕碎,扔到火炉里烧成灰,然后也写了一本回击丈夫的日记,把全部错误推到了托尔斯泰身上,甚至撰写了一本名为“谁之错”的小说。在小说中,她把丈夫描写成一个破坏家庭幸福的人,而自己则是一个受苦受难的女人。

一个幸福的家庭,是怎样被这对夫妻变成了托尔斯泰所说的“疯人院”的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太看重别人的意见,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别人会怎么想。我们会真的在意他们谁对谁错吗?当然不,我们真正在意的都是自己的问题,才不会愿意在托尔斯泰的家务事上耽误自己的时间,而这对无聊的夫妻却为自己的“哨子”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花费了50年,把他们美好的家庭变成了可怕的地狱。

他们谁都没有说过“到此为止吧”,他们也都没有计算过这样下去对他们有什么损失,说句:“马上停止吧,不要让我们的人生浪费了,让我们到此为止吧。”

所以,消除忧虑习惯的原则是:让忧虑到此为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