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诗词大会:年轻欧阳修的一次远行,写出了58字的千古名篇!

 江山携手 2019-04-12

这些诗词,有他在洛阳正春风得意时候写的,有他在湖北宜昌人生逆旅时候写的,更有五六十岁时候看淡了浮沉起落,在颍州西湖享受人生时候写的,而唯独没有二十岁时候写的东西。

所以这篇文就写一下欧阳公,在二十四岁,人生正朝气蓬勃时候作的《踏莎(suō)行·候馆梅残》。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据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陈尚君考证,是作于宋仁宗明道元年(1033年)的暮春,是欧阳修早年行役江南时的作品。

这时候的欧阳修,是刚刚结束了洛阳那春风得意的日子,因为被当作范仲淹一派受到牵连,而出京!在旅途中,他看到了客居门前的梅花,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有感而发写了这么一首词。

我们先一句句来看这首词的意思。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这描写的是冬去春来的景象,似乎也暗示着,欧阳修已经离家好长一段时间了!

“草薰风暖摇征辔”,马上,这开始写春景了,是“草薰风暖”,他也跃马扬鞭去踏青。这里的“草薰风暖”,是化用南朝江淹《别赋》里的“闺中风暖,陌上草薰”之句,把春日景象写的赫然眼前了!

江淹的这篇赋,写的非常的才华逼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读!我们继续说这首词。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就像那汩汩滔滔,永远长流的春江之水。

这上阕写的非常的迤逦唯美,把离愁别绪写在一个大的景象里,很开阔,不似一般离愁诗词给人的压迫感!尤其最后一句“迢迢不断如春水”,我们看到的,虽然是长长的离愁,但我们感受到的,更是长长久久的思念!

这上阕是以词人,以男主角的身份在写,下阕里,话锋一转,转到了千里之外的家里,开始以欧阳修夫人的角度在写!

下面欧阳修夫人登场了,她是一幅什么样的面容呢?是“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欧阳夫人这时候是寸寸柔肠痛断,两行粉泪流淌。

“楼高莫近危阑倚”,这时候的欧阳夫人,大概还是登高远望的,仿佛欧阳修就能感觉到,所以他又非常关心叮嘱夫人,不要登的那么高看啊,有点危险,要小心啊!

发现大文人的意淫功力都是一流的,从自己的相思竟然能嫁接出对方的相思,还能想出对方思念自己的一幅画来,不过这算不算一种自恋的最高境界呢?

下面,千古名句出现了,是“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尤其是“行人更在春山外”,写的实在是太好了,让人有一种时空错综感。

春山本无内外之别,而词人将其界定,写出羁旅之人思念远方亲人的绵绵不绝心境,非常的令人玩味。

这一句,有人也把它拿来与范仲淹“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拿来作对比,认为有异曲同工之妙!

明代卓人月,在《古今词统》中就说:“‘芳草更在斜阳外’,‘行人更在春山外’两句,不厌百回读。”

我们把两首词放在一起来读,发现还真是何其的相似啊!

他们登高望远的描写也是一模一样的,欧阳修的是“楼高莫近危阑倚”,范仲淹的是“明月楼高休独倚”。也不知是欧阳修借鉴了范仲淹,还是范仲淹借鉴了欧阳修。他们是好朋友,写词的套路上,大概也是穿一条裤子的吧!

不管他们是谁借鉴了谁,欧阳修这首词是写的真好!

整首词只有五十八个字,但由于巧妙地运用了以乐写愁、实中寓虚、化虚为实、更进一层等艺术手法,把离愁表现得淋漓尽致,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读起来令人口舌生香,回味无穷!

至此,写《中国诗词大会》关于欧阳修的文字算是告上一个段落,欢迎朋友品评指正,将不胜感激!下面几天,换一下心境,写一下《经典咏流传》的文字,喜欢的朋友,欢迎锁定,常来鼓励!

中国诗词大会:欧阳修这词仅10句,说“我不想上班,只想出去玩”

中国诗词大会:欧阳修活成文人向往的样子,原因在这46字词中!

中国诗词大会:欧阳修《食糟民》,胸怀天下,心系苍生!

中国诗词大会:欧阳修这词,只有9句,却尽显大气风范!

中国诗词大会:欧阳修《渔家傲》里的水乡姑娘,有点奔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