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nfield ChaseHans Zimmer - Interstellar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10日晚 我们看到黑洞的真容 作为首批见证黑洞的人类 要说不激动 那是骗人的 图片来源:EHT 历经漫长的一个世纪 我们终于等到了与黑洞打照面的这一刻 当然 网友们的脑洞也不甘示弱 轮番上演了一阵黑洞PS大赛 吃货眼中的黑洞鸳鸯锅 藏在蜂窝煤里的大宇宙 论穷成狗的主要原因 总之这个最神秘的“天体” 竟然被我们这群幸运的人类看见 但在兴奋之余 也别忘了 这次黑洞照片可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在此我们先敲敲黑板 WHY 黑洞照片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 1. 此次观测证明了爱因斯坦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广义相对论 2. 这是人类第一次看到黑洞存在的直接证据 3. 这张照片,是全世界科学家联合起来的结果,是全球8台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共同合作的结果 4. 每年科学家的观测窗口期只有10天,而这张照片拍了5天,“洗”了两年,数据量相当四万人一生全部自拍 是不是听上去不明觉厉的样子? 而以下关于黑洞的小小预备知识, 可以更加让你涨涨姿势! 1 黑洞是什么? 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 黑洞吸积盘 2 黑洞是如何被发现的? 我们这么理解,黑洞本身是黑的,但是黑洞的周边就不一定了。如果黑洞周边有其他的物质,就会被它吸引,在它周边堆积成盘,高速旋转,相互摩擦,从而变得炙热无比。气体摩擦而产生了明亮的光与大量辐射,所以可以被地球上的科学家通过望远镜探测到。 3 黑洞是怎么被我们“看到”的? 从理论来说,黑洞是可以被直接看见的,因为黑洞会吸收所有离它近的光线,留下一个清晰的黑色剪影。但因为黑洞太小,所以这个剪影几乎不可能被看见。想要被看见,就必须拥有超强的视力。 图片来源:EHT 所以天文学家们将分散在欧洲、南美、北美、太平洋和南极的8台射电望远镜联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台足有地球大小的“事件视界望远镜”,分别在2017年4月和2018年4月,对银河系中那个超大黑洞,还有5000万年以外M87星系中心的另一个超大黑洞,进行了联合观测。 这也就是为什么,5500万年前,地球刚刚出现类人猿,一束光从M87星系中心的黑洞“逃逸”,踏上前往地球的旅程,而它在昨天才被我们看到。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人类要如此“大费周章”在宇宙探索这件事情上?在好奇心的求索之外,我们究竟在宇宙里追寻着什么? 《见字如面3》之《马程田与刘慈欣的来往信》 往小了说,如今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全球变暖”,实际上就是来自于NASA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对金星和火星的研究成果。 在他当时向公众发出警告的时候,人们还并不熟知“全球变暖”这个字眼。 往大了说,或许可以用曾经出现在《见字如面3》的这封信作为回答。 ![]() 《见字如面3》之《施图林格博士写给尤昆达修女》 美国宇航局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科学部门副主管厄尔斯特·斯图林格博士在给赞比亚修女玛丽·尤肯达的信里写道: 虽然航天工程似乎在引领我们远离地球,飞往月亮、太阳和其他行星、恒星,但我相信,太空科学家对地球的关注和研究要远远多于对所有这些天体的关注和研究。 地球将变得更加美好,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可以将新的技术和知识用来改善我们的生活,还因为我们对地球、对生命、对人类的理解也将不断被深化。 ![]() 《见字如面3》之《马程田与刘慈欣的来往信》二现场 刘慈欣也在给高中女生的信件里回复: 大航海时代塑造了现代世界,而目前人类正处在第二次大航海时代的前夜,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唤醒深藏在血液中的开拓精神,勇敢地到星空中寻找地球文明的未来。 它让身处渺小空间的人意识到自己的渺小,让他们的思想驰骋在广阔的时空中,让其中一部分人产生冲出储物间的强烈欲望,这些人中又有一部分人会将这总与欲望付诸行动。 ![]() 所以哪怕看上去那些星系与我们天各一方,但我们实际上却与它们捆绑一起,关联紧密。 毕竟那些经过数十亿年抵达地球的光线,最终会把我们和这个宇宙联系在一起。我们是宇宙的一员,也是宇宙史里微小的一个部分。 ![]() 图片来源:山药Gon 就像当我们看到这张5500万年前的黑洞照片之时,就足以说明,当我们仰望天空,仰望星星的时候,就是在回望过去,就是在回望宇宙上百亿年的历史。 作为一百亿星系中的一个,我们太过渺小。而正因如此,正因要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就必须往宇宙的深处去探寻。 ![]() 当1990年旅行者1号飞过海王星轨道之时,在距离地球六十四亿公里以外,拍到了以上这张照片。 可见地球在宇宙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之时。地球尚且如此,更何况人类之于宇宙的渺小。 记得看《星际穿越》,就深切感受到在宇宙的无尽荒原里,渺小如蜉蝣的人类在宇宙大手面前不足一提,但为了人类的未来迈向未知星际的人,却又因爱而充满着如此巨大的力量。 ![]() 我们所有的爱恨眼泪,所有的战争和平,所有的毁灭与重建,都不过宇宙里的一粒浮尘。 但我们仍在以自己的力量,为了地球文明的未来,在洪荒的宇宙间求索。 刘慈欣在克拉克领奖的致辞里说:不管地球达到了怎样的繁荣,那些没有太空航行的未来都是黯淡的。浩瀚的星空永远承载着我们无穷的想象力。 而我却更想用Brian Cox教授在BBC纪录片里的一段话作为结束。 “我们的故事就是宇宙的故事。每个人,你所热爱的一切,你所憎恨的一切,你所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在宇宙生命最为伊始的几分钟内,由自然的力量合成,在恒星的中心转化,或者在它们燃烧的消亡中诞生。 而当你去世的时候,这些碎片将回到宇宙中,进入无限的死亡又重生的轮回之中,就那样成为宇宙的一部分是多么奇妙啊!多么摄人心魄的故事,多么瑰丽宏伟的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