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豫就这样告别了刘备,回到了渔阳郡雍奴县的家中。 等田豫回家之后才发现,如今的幽州已经完全变了一副模样。深受百姓爱戴的幽州牧刘虞被杀,如今控制幽州的是前将军公孙瓒。随着汉末政治形势的日益混乱,中原地区逐渐形成了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一方以袁绍、曹操、刘表为首,另一方则是袁术、公孙瓒。为了与袁绍争夺河北地区的控制权,公孙瓒与袁绍之间征战不止。幽州也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变成了群雄逐鹿的战场。 对于田豫这个曾经在刘备手下效力的年轻人,公孙瓒还是有一定了解的,知道田豫尽管年轻,但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在田豫回到幽州之后不久,任命其为渔阳郡泉州县的县令。不过,就在田豫刚刚上任,还没来得及好好施展自己的才能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就到来了。 事情还要从公孙瓒与袁绍之间的争斗开始说起。 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年中,袁绍派遣部将麹义与刘和等人一起率兵十万余人在鲍丘与公孙瓒爆发激战,战事开始之后,麹义等人逐渐掌握了主动权,将公孙瓒所部击溃,斩首二万余级。公孙瓒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不得不向南溃退,退守老巢易京。麹义等人乘机扩大战果,幽州不少地区先后落入袁绍之手。不少将领和官吏见势不妙,纷纷改换门庭投靠了袁绍。 原本受公孙瓒宠信的将领王门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看到公孙瓒败局已定,王门一定率部背叛公孙瓒转而投靠袁绍。为了在袁绍面前获得更大的好处,王门夸下海口,自称能攻占泉州县,请求袁绍派兵征讨。袁绍信以为真,就让王门率兵一万多人来到了泉州城下。 此时,泉州百姓得知敌军兵临城下,惊慌失措,部分人甚至建议开城投降。面对敌众我寡的不利局面,百姓们都将希望寄托在田豫这位年轻的父母官身上。 泉州城外,袁绍的大军盔甲鲜明、旌旗飘扬。咆哮的战马不停用马蹄踢打着地面,尘土铺天盖地。袁军将士们得意洋洋,仿佛面前的这座泉州城已是囊中之物。王门更是满脸杀气,目露凶光。 泉州城内,守军寥寥无几。将士们面带惧色,惶恐不安。一些士兵握着兵器的双手都在微微颤抖。只有年轻的田豫站在城头气定神闲,毫无畏惧。 王门:识相的就早点打开城门投降,免得泉州城生灵涂炭。 田豫:这不是王门将军吗?王将军这次是奉了公孙瓒将军的将令前来支援泉州城的? 王门:呸!别提什么公孙瓒了。他像个缩头乌龟一样躲在易京城。我早就投靠了袁绍大人了。 田豫:你受公孙将军的宠信,现在却在公孙将军有难之时无情的背叛了他。起初我还以为你是被逼无奈,迫不得已,如今看来你如此的大言不惭,才知道你原本就是个背信弃义之人。如今你还带着敌兵前来进攻泉州祸害百姓,证明你就是个乱臣贼子! 一个普通人都知道做人要讲求气节,坚决不会叛变投敌。所谓“挈瓶之智,守不假器”,即便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会守住汲器不外借。我田豫尽管年轻,但也知道慎其所有、忠于职守这个简单的道理。 如今我就在泉州城头,誓与泉州城共存亡!你想攻占泉州好到袁绍那里邀功请赏,就放马过来吧! 田豫这一番话语义正言辞,铿锵有力。王门满面羞愧,放弃了夺取泉州城的念头,灰溜溜的退兵了。 田豫此次豪言壮语退敌兵的故事很快便传开了。上至七旬老翁,下至幼齿孩童,都知道泉州城里有个大义凛然、无畏无惧的田豫田县令,田豫的名声也很快在幽州大地传开了。 不过,困兽犹斗的公孙瓒已经无暇理会田豫这个年轻俊才了。尽管他知道田豫智勇双全,但却没有对田豫加以重用,田豫的满腔热忱也慢慢的变成了心灰意冷。 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三月,袁绍截获了公孙瓒派人向黑山军张燕求援的信件,将计就计,设伏兵大败公孙瓒。公孙瓒自知必败无疑,杀掉妻子儿女之后引火自焚,曾经的北方霸主顿时烟消云散。 参考书籍:《三国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