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准备培训讲义的时候,重新思考了学习推拿、正骨、针灸、中药等中医技术的方法和路径,正如那句话所说“我已经找到捷径,可惜早已身不在起点”。 没关系,我可以将这些捷径告诉后来之人,让他们少走弯路。中医的学习可以分为三部分:知识、技能、态度。学习知识是“概念+方法”,学习技能是“思维模型+刻意练习”,学习态度是“榜样+场域”。 今天主要来讲一下,对于知识的学习方法,怎样记住概念和方法呢?主要就是背诵,没错,就是死记硬背,特别是概念,有了清晰、准确、正确的概念之后,就用思维导图联系起来,有了足够多的清晰、准确、正确连接,你就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学习中医肯定是要背诵的,这不仅是为了记忆重点,也是塑造思维。通过对经典的背诵,可以让我们回到古人的语境,揣摩原汁原味的中医思维。
言归正传,关于背诵,自然是歌诀最好记忆,什么内容都可以编程歌诀,按照不同学科分类,有解剖学歌诀、中医基础理论歌诀、诊断学歌诀、中药学歌诀、方剂学歌诀、推拿学歌诀、针灸学歌诀等,篇幅所限,今天仅介绍最简单实用的5首歌诀。 01脊椎定位歌环无棘突乳突下 注:不论是寻找穴位,还是推拿正骨确定位置,我们都要对每一个脊椎定位,这是一个基本功,经常看到扎背上的穴位扎错位置、正骨找不到患椎。 简单解释一下颈椎的定位,第一颈椎没有棘突,是一个圆环,称之为环椎,横突在乳突下方;第二颈椎叫枢椎,棘突分叉很明显,与下颌角相平行;第四颈椎与脖子前面的甲状软骨相平;第六颈椎与前面的环状软骨相平;第七颈椎在背后颈与背相交界的地方,棘突向上隆起非常明显,称之为隆突,当我们低头仰头的时候,这个棘突最大最高,下面不能动的是第一胸椎棘突。 02脊柱相关并歌诀颈三、肩四、肘五、腕六、手七 注:脊柱相关疾病正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体全身的所有组织器官除了小部分是脑神经支配,其余都是从脊柱发出的脊神经和植物神经所支配,因此脊柱不同节段的问题会导致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功能障碍,这对于推拿、正骨、针灸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颈三、肩四、肘五、腕六、手七,头部症状一二找”,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如果是颈部的疼痛或麻木就检查第三颈椎,肩膀的症状就检查第四颈椎,肘关节周围的症状就检查第五颈椎,手腕就检查第六颈椎,手部的症状就检查第七颈椎,头部的症状,头晕头痛头胀头木就找第一二颈椎。根据周围神经双卡多卡理论,即便不是神经压迫,也要检查脊柱。 03经络穴位之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 注:关于经络穴位,需要背诵记忆的太多了,不论是五输穴、原穴、络穴、背俞穴、募穴、八脉交汇穴……等特定穴,还是关于穴位的功能与经典组合,这些都需要背诵。上面是最简单的四总穴歌,介绍了人体最重要的四个穴位,按照功能主治基本可以覆盖全身的问题了。 04子午流注歌肺寅大卯胃辰宫 注:十二时辰与十二脏腑经络一一对应,不同脏腑在自己所属的时间内气血最旺,功能最强,容易发病,也是治疗的好时机,就像是轮流值班,而且这个值班次序还与全身经络气血巡行的次序一致。 子午流注这一理论是中医时间医学的基础,可以指导临床的诊断与治疗,不论是点穴、扎针、中药我们都会考虑时辰的影响。同时,还方便我们遵循时辰起居养生,比如晚上11点到1点是子时,是胆经气血最旺的时候,胆经能降十一经,如果这时候不睡觉,阳气不能降下来,就容易出现虚火、头面部疾患。2017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就颁给了研究生物钟的学者。 05九种体质歌气虚者多汗 注: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中医九种体质标准,这极大促进了体质养生与治未病的发展。通过体质辨析量表,我们自己就可以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有什么生理、情绪特点,容易得什么病,该怎样预防、治疗、保健。想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可以在本公众号底部中间菜单进行自测。 结束语本文讲述了我对中医学习方法的一些见解,中医的学习首先要分清楚知识、技能与态度的区别,这三者的学习方法是不一样的。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背诵十分重要,一方面是为了记忆重点,另一方面背诵经典可以帮助我们塑造中医思维。今天介绍的5首歌诀都是最简单实用的,纯粹抛砖引玉,有任何想法和问题欢迎留言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