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河镇是丽江古城区的一个村镇, 镇中心与大研古镇同为丽江世界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一大一小两个古镇有着相似的古街、古河、古桥和古文化,建筑风格大同小异。相比之下,大研镇比较繁华、商业氛围重一些;束河镇相对清静,古朴。如果对历史文化感兴趣,尤其是想了解茶马古道、茶马文化,最好去束河看看。束河距离丽江城区仅7公里,有公交车、出租车相通,交通很方便。我们住的大研镇镇里不通车,离公交站点远,去束河是打车是去的。 位于古镇东侧的四方听音广场,是束河人举行重大活动的地方。白天常有歌舞活动 ;夜晚可有篝火晚会。有诗句赞赏:“一匝芦笙吹未断,踏歌起舞月明中”。 (四方听音广场) 听音广场的西侧是一条新近开发的“工匠一条街”。为了传承民族文化,推动和创新手工艺品发展,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当地政府采取政策扶持、培训辅导、资金帮扶等办法招揽工匠名人开店兴业。目前已有皮革、刺绣、书画、紫陶、珐琅、银器、剪纸、咖啡、东巴纸等几十个传统工艺入住工匠街。 (工匠街、商业街) 与大研镇四方街相似,束河镇也有个四方街。四方街位于束河镇中心,有5条道路汇集于此,紧邻商业街,是古往今来的重要集市。相比于大研镇的四方街,束河四方街面积小一点,路面铺设的砾石比较平整,周围的古建筑好像是经过统一设计的连栋二层商铺,不仅商品琳琅满目,房屋建筑也颇具观赏性。 (束河四方街) 束河镇街道平坦,好像没有上下坡道。路边的房屋建筑古朴典雅,“精品”古建筑随处可见,很有研究和观赏价值。青龙桥、九鼎龙潭等景点很值得一游。 (古街古河) 束河的住宿、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的地方并不少,只是没有大研镇那么密集,清净而不萧条。客流相对少的原因主要是地域小、离机场、火车站稍远。 (餐饮休闲) 茶马古道博物馆是游客了解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博物馆本身也是一组珍贵的古建筑群。馆内设有序言厅、史事厅、大觉宫壁画、茶马古道宗教文化厅、普洱茶文化展示亭、束河生活及皮匠展厅。 (茶马古道博物馆) 博物馆记述了茶马古道的起源、概念、发展历程;保留着明武时代以来的珍贵的壁画;回顾了了千年古道上发生的吐蕃南征、天宝之战、滇茶进藏、茶马互市等重大历史事件;介绍了纳西族和藏族人的宗教、文化、茶艺、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习俗。 (大研壁画) 我自以为看过《山间铃响马帮来》,骑马体验过茶马古道就懂得了茶马文化,其实差远了!充其量是支离破碎的一知半解。参观博物馆之后,我觉得茶马文化不只是道路运输、茶马互换那么简单,而且涉及到地理、历史、经济、政治、民生等更多领域的历史文化。 饮茶是藏族人的生活习惯和嗜好,以青稞糌粑、牛羊肉和奶酪为主食的藏族人“可以多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地处北回归线山区的温凉、湿润的气候,是普洱茶生长的必要条件;滋味醇厚、适合长期保存的普洱茶深受藏族人欢迎。汉人和藏人对茶与马的不同需要是开发茶马古道的起因;是不畏艰辛、生死与共的一代又一代赶马人开辟了一条又一条茶马古道。是文成公主进藏和亲带去了饮茶的习俗,而另一代唐王下令禁茶入藏,迫使吐蕃(西藏)王朝利用滇藏通道解决茶叶问题。 茶马互市的商品由初期的茶马增加到牛羊、牛羊皮、麝香、盐、药材、纺织品、瓷器甚至抗日战争时期的枪支弹药。茶马古道与芒康井盐的发展密不可分,茶马互市带动了束河皮业的发展。茶马古道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游览束河古镇感觉与其他旅游有所不同。与其说游览观光不如说是参观学习。6个小时的束河参观给我上了一堂现实的地理和历史课,加深了对茶马古道、三江并流、滇藏地区乃至大西南的了解。借此道一声:再见束河!7天的丽江游感觉时间不充分,还有白沙镇、大理、泸沽湖、香格里拉等该去的地方未去,留作以后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