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承海派中医,弘扬发展上海中医药事业

 饱尝博览终惠己 2019-04-13
  世界医疗网(上海)张狮驼 尹学兵报道 4月12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中医药分会(以下简称“中医药分会”)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的关心下,历时半年筹备,于今日正式成立,以促进引导行业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为传承海派中医,弘扬发展上海中医药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会议选举上海平复堂中医门诊部创始人尚云为第一届中医药分会会长,上海泰坤堂中医医院武大圣院长(兼秘中医药分会秘书长)、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陈旦平院长、上海广德中医门诊部季杰院长、骆氏妇科第八代传人骆春等八人为副会长,及26名常委。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会长闫东方向中医药分会颁发标牌)
  中医药分会是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近两年进行协会组织创新过程中成立的第十七个分会,在上海社会医疗机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会长闫东方发表演讲说,“中医药文化具有创新文化的潜质。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事业中的重要的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多样化的需求是支持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健康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相信,随着促进社会办医系列政策的逐步落实,一批具有融合海派中医特征的中医专科专病品牌一定会涌现在浦江两岸,讲出精彩的上海故事。
  目前,上海市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迅速发展,截止2018年底上海市中医社会医疗机构数量已达408家,其中中医医院4家、中医门诊部153家、中医诊所251家。从业的本硕博学历人员增加,更不乏全国、上海市著名的专家级教授、主任、博士生导师。机构数量和从业人员结构的发展变化带来了新诉求,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中医药分会会长尚云表示:“中医药分会的成立标志着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医疗行业步入了行业自律、行业管理的新阶段。”

(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张怀琼)
  中医药分会的成立还将与上海一流城市的定位,一流人才的聚集相匹配。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张怀琼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我国中医药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其中几项突破了原来制度框架的方面都与社会办医医疗机构相关,如中医诊所备案、对具有专长人员的考核等,这将为今后该事业的发展提供帮助。我们一直希望社会办医医疗机构发扬壮大,健康可持续发展。今年上海要启动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文件中表示可以接受社会医疗机构提出的医院等级评审申请,这意味着政府对社会办医院的等级认定和评价持开放态度。”他对中医药分会提了几点希望,希望协会健康有序发展;不断扩大会员和成员单位,完善协会;各社会办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协会公平参与社会资源分配;做好行业自律。

(上海市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胡鸿毅)
  “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已经成为我国最有活力的主体,分会的成立预示着新格局、新业态的发展。”上海市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胡鸿毅在致辞中说,学术机构、学术团体应该主动张开双臂拥抱这股新生力量,正如分会会徽所寓意的——只有阴阳互动,内外联动才能把中医药最好的业态呈现出来。“中药针灸传国粹,妙手仁心济苍生”,许多社会办医医疗机构也已成为学生重要的实践基地,它们让学生和年轻从业者看到了活力,也回答了如何让人们更相信中医,新生代中医人如何创业、奋斗、开辟新天地,闯出新事业。而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中医药分会亦将成为青年人成长的新舞台。
  本次会议受到了各方关注,到场的领导、专家包括上海市卫健委中医药服务监管处处长赵致平,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施杞教授、严世芸教授,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钟菊华、廖会员,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秘书长李立新等。

(上海市卫健委中医药服务监管处处长赵致平)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钟菊华)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廖会员)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秘书长李立新)
  会议上,记者还了解到,分会成立后将逐步完善行业标准,推进行业诚信体系的建设,引导行业自律,引导行业良性发展;发挥好政府、协会、行业以及会员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针对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依法维护行业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公平竞争,健康和谐的服务次序;组织社会力量和专家学者,为行业提供业务培训、学术培训、经验管理等服务;接受主管部门和上级协会交办的各项工作。

(大会全体合影)
  本文摄影:王俊入
  值班编辑:江映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