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氏头针治疗各种脑源性疾病疗效很好,我在临床上常用之治疗各种脑瘫、发育迟缓患儿,也用于治疗内科杂病。我曾经选取足运感区、生殖区治愈一例九岁儿童的遗尿。 好多家长都向我咨询脑瘫、发育迟缓的中医家庭康复方法,我思来想去,想把焦氏头针推荐给家长。但是家长们不会针灸,如何把它用于家庭康复呢? 为此,我在临床上总结一套焦氏头针按摩法,简单易学,选取适合康复儿童的头部刺激区,变针刺为按摩,让家长们掌握,可以让焦氏头针服务于家庭康复。 焦氏头针对针刺手法要求高,要快速刺入后再行快速捻转手法,以期达到治疗效果。这个要求家长们根本达不到,孩子也配合不了。但如果改用按摩方法,局部刺激区反复推揉,推至局部发热发红(不要揉破头皮),照样可以达到较好的刺激效果。 按摩这种康复形式,孩子易于接受;由家长进行按摩,孩子也乐于配合。针刺法呢,每天也就治疗一次,按摩法却可以进行多次,优势明显。 焦氏头针按摩法 1、穴位选择: 运动区(上1/5、中2/5、下2/5)、感觉区(上1/5、中2/5、下2/5)、舞蹈震颤控制区(脑瘫不随意运动型选用)、视区(伴随视力障碍选用)、平衡区。 2、操作方法: 1)患儿平卧,家长坐于患儿头顶侧,先以大拇指指腹推揉运动区上1/5五分钟,速度150-200次/分,力度要透入头皮(不能只搓皮);再用食、中、无名指三指并拢,用指腹分别按摩运动区中2/5、下2/5各五分钟,头部双侧运动区可同时进行按揉,若患儿不配合,可一手固定患儿后头部,单手推揉。 2)再依次推揉感觉区(上1/5、中2/5、下2/5)、视区、平衡区各五分钟,脑瘫不随意运动型加揉舞蹈震颤控制区10分钟。 3)根据每位患儿病情不同,可选择适当刺激区及操作时间。 4)每天可按摩多次。 【文献摘录】 1.运动区 【部位】: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在头皮上的投影。上点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往后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如果鬓角不明显,可以从颧弓中点向上引垂直线,此线与眉枕线交叉处向前移0.5厘米为运动区下点。上下两点之间的连线即为运动区。将运动区划分为五等分,上1/5是下肢、躯干运动区。中2/5是上肢运动区,下2/5是头面部运动区,也称言语一区。 【主治】:运动区上1/5,治疗对侧下肢及躯干部瘫痪;运动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运动区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神经瘫痪,运动性失语,流涎,发音障碍等 2.感觉区 【部位】: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在头皮上的投影部位。自运动区向后移1.5厘米的平行线即为感觉区。上1/5是下肢、头、躯干感觉区;2/5是上肢感觉区;下2/5是面感觉区。 【主治】:感觉区上1/5,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感觉异常、后头部、颈项部疼痛、头鸣;感觉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感觉区下2/5,治疗对侧面部麻木,偏头痛,颞颌关节炎等。 3. 舞蹈震颤控制区 【部位】:在运动区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线。 【主治】:舞蹈病,震颤麻痹,震颤麻痹综合征,脑瘫不随意运动型。(一侧的病变针对侧,两侧都有病变针双侧) 【刺法】:用长毫针由本线上端刺入,沿皮向目外眦方向刺至发际,或用2寸毫针分段刺入,行快速捻针手法。 4. 视区 【部位】:从枕外粗隆顶端旁开1厘米处,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长的直线。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 5.平衡区 【部位】:相当于小脑半球在头皮上的投影。从枕外粗隆顶端旁开3.5厘米处,向下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长的直线。 【主治】:小脑性平衡障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