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天士 奇经八脉临床运用

 邹沁洋 2019-04-13

奇经八脉,始见于《黄帝内经》和《难经》。

《内经》记载了奇经八脉的主要病候;《难经》比喻十二正经为“江河”,奇经八脉为'湖泊',概括了两者的形象及其相互关系。后世诸家论述,以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与明·李时珍 《奇经八脉考》最为著称;但他们都着重于奇经八脉生理、病理和病候的阐发。清·叶天士通过长期医疗实践,观察分析了奇经的证候和病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治法方药。他的理论与经验,贯串于许多案例之中。 今将天士通补奇经法则及其临床运用,分别加以归纳,并略作讨论。    .

通补奇经法则

奇经为病,虚者居多。按照常法,“虚者 补之”。但天士在补益之中,结合通调。他说: “奇经为病,通因一法,为古圣贤之定例”。 通者,通其脉络,“务在气血调和,病必全愈”。天士在辨别阴阳、气血、八脉病候,联系脾胃、肝肾的基础上,分淸标本,讲究虚实,强调通补。《医案存真》治疗遗精一案,案中有“非通不能入脉,非涩无以填精”之句。 认为“纯以补涩,决不应病”,“精关已滑,涩剂不能取效,必用滑药引导,同气相求,古法有诸”。滑涩互施,体现了通补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综观天士治疗奇经法则,不外通补 两字。以补为主,以通为用。用补法反对呆补蛮涩,用通法强调“难以攻迫”。医案散见于虚劳、久疟、久泻、久痢、痿蹵、疝气、淋浊、遗泄、带下、崩漏、月经不调、产后等门 中。通补法则体现了补法应用于奇经病的一个 特殊规律。概括、揭示其诊治特点,找出其规律性,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补充、提高,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先天不足,后天所伤,或因内伤情志等, 都可导致八脉伤损。“不孕经不调,冲脉病也”。“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经崩经漏,经闭不孕,产后无乳,阳痿遗泄,责之冲任。“督脉行于身后”。背寒伛倭,椎尻气坠,责之督脉。“带脉横束于 腰”。腰酸带下,久遗久漏,责之带脉。“维跷主一身之纲维”。倏起寒热,步态不调,下肢痿痹无力,责之跷维。八脉系于肝肾,八脉虚证,多由肝肾亏损。所谓“肝肾损伤,八脉无气”。脾胃为后天之本,奇经充养,依赖水谷精微之输布,故称“阳明久虚,脉不固摄”。

天士治疗奇经虚证法则,约之有四:

(一) 升阳:适用于督任带脉气陷不固。药如人参、 鹿角、鹿茸、鹿角霜、菟丝、补骨脂等品。

二) 温养:适用于冲任督带损伤,阴阳跷维不用。药如鹿角、鹿茸、鹿角霜、桂枝、羊 肉、当归、生姜等品。

(三)填补:适用于精血亏损,八脉无力。主用血肉有情之品;阳虚用鹿角、鹿茸、鹿角霜、鹿角胶、羊肉、羊肾、河车等;阴虚用龟板、阿胶、人乳、天冬等;补益肝肾,配合枸杞、沙苑、苁蓉、巴戟、菟丝等品;填髓续筋,配合鹿筋胶、羊肉 胶、牛骨髓、猪骨髓、羊骨髓、线鱼胶、牛膝等品。应该指出,天士宗法景岳,善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体现了真阴真阳互根互用之理。

(四)镇摄:适用于冲任逆乱,带脉不司约束。药如紫石英镇冲,龟版静摄,桑螵蛸、补骨脂、覆盆子等补肾,乌贼骨、禹余粮等固涩。

治疗奇经虚证的主要药物,有鹿角、鹿茸、龟板、羊肉、羊肾、河车、人乳、猪骨髓、牛骨髓、羊骨髄以及紫石英、当归等品。 鹿角、鹿茸最受天士赏识,认为“鹿茸壮督脉 之阳,鹿角霜通督脉之气,鹿角胶补督脉之血”⑴,煦提督脉,温理奇阳,列为首选。龟板滋阴益肾,入任脉以为静摄。紫石英暖宫镇 冲,入冲脉以为镇逆。当归辛润通调,入带脉以为宣补。冲任督带,各有一味主药。

奇经实证,多因气痹血瘀,临床所见,往往标实本虚。治疗主用苦辛和芳香,流畅气血,通其脉络,药如回生丹消瘀化症,川乌、 麝香温经通络,茴香、泽兰理气活血;但川乌、 麝香、茴香、泽兰等品,或作治标,或作引经, 又非治疗奇经的专药。

病案举例

在叶氏医案中,通补奇经法则的临床运用,内容丰富,但又比较零乱。今例举其主要者于后:

—、温理奇经

案例:陈怀妊三月小产,半年不复。寒从背起, 热起心胸,经水后期不爽,带下脉脉不断,脊膂腰髀瘘坠酸疼,膝骨跗胫易冷无力。由冲任督带伤损,致 阴阳维跷不用。调治非法,有终身不肯孕育之累。

处方:鹿角霜、炒枸杞、当归、炒沙苑、挂枝、 小茴。

按:寒从背起,督阳虚也。热起心胸,冲脉病也。经水后期不爽,带下脉脉不断,任脉 不主担任,带脉失其约束。脊膂腰髀瘘坠酸 疼,膝骨跗胫易冷无力,都因产后八脉交伤。 方用鹿角霜为主,温养督脉,枸杞、沙苑填补 肝肾,桂枝温经助阳,当归辛润活血,再入茴香引经,从气分而入,温理奇经。枸杞、当 归,柔剂阳药,通奇脉而不滞。全方于温养之 中,寓缓通之意。如须温壮督阳,加用鹿茸。

二、温通督阳

案例:某症如历节,但汗出筋纵而痛,冬月为 甚,腰脊怄偻形俯。据述未病前,梦遗已久,是精血内损,无以营养筋骨,难以攻迫,议香茸丸,温通太阳督脉。

处方:鹿角、当归、麝香、川乌、雄羊肾,酒煮烂,捣丸。

按:鹿萁温壮督阳,强筋益精,麝香辛香走窜,通经达络,为全方之主药。配合川乌温经祛寒湿,当归辛散行气血。由于病前精血内损,苒用雄羊肾捣烂为丸,取温养缓图之义。

天士用香茸丸,强调通补相须,从《叶天士晚年方案萬本》吴案中,亦可见到:寒疝, “尿管胀或阻溺”,认为“老年下元已乏,不可破气攻疝”。用鹿茸、大茴、韭子、蛇床子、当归、麝香、青盐、覆盆子等品,“温养下元, 佐入宣通”。

三、养血疏疲

案例:程冲(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 带下瘕聚。故奇脉之结实者,古人必用苦辛和芳香, 以通脉络,其虚者,必辛甘温补,佐以流行脉络^务 在气血调和,病必全愈。今产后体虚,兼瘀而痛,法当益体攻病,日期已多,级治为宜。

处方:生地、生姜、丹皮,琥珀末调入。

又,回生丹。取米醋煮大黄一味,约入病所,不碍无病之所,故亦效。二法皆入络药。

按:交加散与回生丹,均系叶天士治疗妇科病常用之方。交加散由生地、生姜组成;生地养血,生姜温胃,相得益彰,温养营血,不碍脾胃。加入丹皮、琥珀去瘀生新,“益体攻病”,是为疏养兼备之法。回生丹以醋制大黄为主,功在消瘀化症。但疏中亦配养药,如参、 地、归、芍、术、草等品。

四、扶真降逆

案例:蓐劳下损,损及八脉。医投清内热滋阴, 致胃伤食减,寒热,下焦冲气上逆而咳嗽,药惟治肺,与下虚内伤并无干涉。带淋、骨热、髓竭、液枯, 蓐损较平常损怯更难。寒暑更迭不复,草木焉能奏功。勉与血肉有情,望其加谷,望其悠久。

处方:鲜河车、人乳、紫石英、_血余炭、秋石, 人参煎汤送。

按:蓐劳八脉皆损,冲气上逆为咳,并见带淋、骨热、髓竭、液枯,精气血液枯竭。河 车、人乳血肉有情,配合人参,大补气血》人参主升。秋石滋阴润肺,主降。血余入肾止血。紫石英温营润枯,能入奇脉,镇摄冲气。

五、升固八脉

案例:夏案牍神,过动天君,阳燧直升直降,水火不交,阴精变为腐浊,精浊与便浊异路,故宣利清解无功,数月久延,其病伤已在任督。凡八脉奇经,医毎弃置不论。考孙真人九法,专究其事。欲涵阴精不漏,意在升固八脉之气,录法参末。

处方:鹿茸、人参、生菟丝粉、补骨脂、韭子、 茴香、覆盆子、茯苓、胡桃肉、柏子霜。蒸饼为丸。

按:燧,古代告警的烽烟,天士借用其意。由于案牍神耗,君火偏亢,相火妄动,心肾不相交济,精漏数月不愈,病伤任督。案中指出,升固八脉之气,可以涵摄阴精。方用人参、鹿茸升阳,菟丝子、补骨脂、韭子、.覆盆子:胡桃肉补肾壮腰,益精固摄;配入茴香芳香调气,入奇脉为使;茯苓甘淡导浊,与柏子霜合,又可养心安神。

天士治疗淋浊,重视奇经学说。他说: “医药当以任督冲带调理”。认为“八正分清, 以湿热治”,“地黄汤益阴泻阳”等法,“总 不能走入奇经”。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