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们的生活也是比较多彩的,很多故事也经过一代又一代流传了下来,这也就让我们现在也能听到很多古代的故事。从小学开始老师就会给我们讲很多古时候发生的故事,并以此来教会我们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孔融让梨,比如今天要讲的关于司马光的故事,一起来看一看吧。 相信大家都听过司马光的名字,对于他的故事也很熟悉,毕竟从小就一直听他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司马光砸缸。但是呢老师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也只是告诉了我们故事的经过,以及故事中所蕴含着的道理,却并没有告诉我们那个被救的孩子是谁,那今天呢小编就告诉大家这个被救的孩子是谁。 首次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个故事的整个过程。在司马光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有一天他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在院子里玩耍,在那个院子里有一座不算高但也不矮的假山,在假山的旁边还有一个装满了水的水缸。其中有一个小孩子就爬上了假山,并且在上面跳来跳去的,一个没站稳就掉了下来,正好掉进了水缸中。 顿时周围的小孩都被吓哭了,只有司马光不仅没有哭闹,还十分冷静的抱起一块石头,用力的向水缸砸去,“咚”的一声水缸破了,里面的水也流了出来,小孩子也因此得救了。而老师还说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千万不要慌张,而是要冷静下来思考解决办法,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事情。 接着要说的就是这个被救的孩子了,他名叫上官尚光,在他被司马光救了后,他的家人就带上了很多的礼品去到了司马光的家中,以此来表示对救命之恩的感谢。同时呢司马光救人的故事也被穿了出去,人们都夸他机智勇敢。后来上官尚光的家乡受到了很严重的灾害,他也就离开了家,去到了光山县定居。 上官尚光也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从小就喜欢看书,也算是有些才学,但他在参加了科举考试时却落榜了,虽然后开还是进到了朝廷做官,但是却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因此他还是选择离开官场回到家乡。上官尚光在回到家后就成为了了当地的一个教书先生,平时就教学生念书。为了感激司马光的救命之恩,也是为了让后代能够记住司马光所做的事,,上官尚光还修建了一座亭子,并取名为“感恩亭”。 现在大家都知道那个被救的孩子是谁了吧,至于老师为什么不讲他,你们觉得会是什么原因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