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灭亡后,王爷的生活如何?此人卖地卖房,最后靠挖祖坟谋生

 铁血老枪 2019-04-13

1636年,努尔哈赤的侄子济尔哈朗因战功卓著而被封为郑亲王,后来得到世袭罔替的许可。所谓世袭罔替,是指只要大清不倒,王爵的封号将永远继承下去,所以又被称为“铁帽子王”。

清朝灭亡后,新生代“铁帽子王”昭煦一家失去收入来源,接下来该怎么生存呢?昭煦与所有“尊贵”的八旗子弟一样,是不可能打工的,可他又不会做生意,只能变卖东西换口饭吃。他又没有经商的头脑,所以把这事交由管家全权代理。可惜,管家并没有那么忠厚老实,郑亲王府已然失势,得为自己打算啊,于是变卖东西所得的钱财,他截留了绝大部分,只有少数到了昭煦手中。

清朝灭亡后,王爷的生活如何?此人卖地卖房,最后靠挖祖坟谋生

东西卖得差不多了,昭煦开始挥霍房产。1918年,穷困潦倒的昭煦以2500银圆的价格卖掉了郑亲王府的祠堂。几年后,他又以郑亲王府做抵押,向西什库教堂的神父借款10余万银元。昭煦奢侈惯了,只出不进,这些钱根本不够他花,更不知拿什么来还钱了。1922年,昭煦索性将郑亲王府甩手卖给西什库教堂。后来郑亲王府被中国大学租用,成为校舍,昭煦还被聘请为名誉董事,也是空顶头衔而已。

卖掉郑亲王府后,昭煦一家搬到果子市居住。没过多久,他又将果子市的房子卖了,再次搬家。总之,房子越搬越小、环境越来越差。

清朝灭亡后,王爷的生活如何?此人卖地卖房,最后靠挖祖坟谋生

房产也卖完了,去哪儿找钱呢?祖坟!1926年,昭煦带人将郑亲王坟头的两棵百年古树砍下,卖给木材商。一年后,他将陵寝里的建筑拆了,将石料、木材等卖得干干净净。坟外被搜刮得毛都不剩后,昭煦又打起了坟内文物的主意。

1931年,热心群众发现郑亲王坟内有人盗墓,忙向警察局报案。警察赶到现场,将正在挥汗如雨的“盗墓贼”抓了个正着,万万没想到这个“盗墓贼”正是“孝子贤孙郑亲王”昭煦。

清朝灭亡后,王爷的生活如何?此人卖地卖房,最后靠挖祖坟谋生

走到“挖祖坟谋生路”这一步,“铁帽子王”的运势算是山穷水尽了。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孙怡然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