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新·国学小课堂】越俎代庖与庖丁解牛

 昵称32229807 2019-04-13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传说中,有一位杰出的领袖叫尧。在尧的领导下,人民安居乐业。可是尧很谦虚,当他听说隐士许由很有才能的时候,就想把领导权让给许由。尧对许由说:“日月出来之后还不熄灭烛火,它和日月比起光亮来,不是太没有意义了吗?及时雨普降之后还去灌溉,对于润泽禾苗不是徒劳吗?您如果担任领袖,一定会把天下治理得更好,我占着这个位置还有什么意思呢?我觉得很惭愧,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您来治理。” 许由说:“您治理天下,已经治理得很好了。我如果再来代替你,不是沽名钓誉吗?我现在自食其力,要那些虚名干什么?鹪鹩(jiāo liáo)在森林里筑巢,也不过占一棵树枝;鼹(yǎn)鼠喝黄河里的水,不过喝饱自己的肚皮。天下对我又有什么用呢?算了吧,厨师就是不做祭祀用的饭菜,管祭祀的人也不能越位来代替他下厨房做菜。”。

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 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在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为梁惠王宰牛。他拿着刀,麻利地干着活。只听他手按着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着的地方、膝盖顶着的地方,都发出了皮肉和骨头分离的声音。这些声音的节拍竟然十分悦耳。

梁惠王赞叹道:“啊,你真了不起!你宰牛的技术怎么会如此高明呢?”

庖丁说:“我对万事万物都很好奇,而且我喜欢研究事物本身的规律。我刚开始学习宰牛的时候,因为一点儿也不了解牛身体的构造,所以动作并不麻利。三年之后,我在宰牛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而且了解了牛全身的构造,所以宰牛时感到得心应手。到了现在,我闭着眼睛都能宰牛,就像是在用自己的意念宰牛一样。我用牛刀直接刺进骨节有空隙的地方,然后沿着牛的身体结构运刀。我宰牛的刀从来不会碰到筋络或是骨头上的肌肉,更不会碰到大骨头。一个技术高明的厨师用刀割肉,大概一年要换一把刀;如果一个厨师用刀去砍骨头,那么刀很快就会变钝,所以需要一个月换一把刀。而我这把宰牛刀已经用了十九年,宰杀了数千头牛,但刀口还是像刚刚磨过一样锋利。因为牛的骨节都有空隙,而刀刃很薄,薄薄的刀刃足够插入牛骨之间的缝隙,所以我的刀始终都像是刚刚磨过一样。可是有时候,我还是会遇到有筋骨的地方,这时候我就会非常小心,集中注意力,放慢速度,刀子轻轻一动,牛的骨头和皮肉就分开了。而每次宰完牛之后,我就会把刀擦拭干净,下次再用。”

生活中每一件事都有规律可循,只要我们不断摸索,久而久之就能熟能生巧、得心应手。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