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到底能不能治疗急症?

 仙鹤草中医学堂 2019-04-13

中医能否治疗急症?

目前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持怀疑和否定态度,一种则认为不仅能治,而且很有研究价值和发展前途。

因为在西医传入中国以前的几千年历史中,临床所出现的各种急症,都是靠中医药治疗的,在长期的治急实践中,人们不仅积累了一套丰富的行之有效的临床治急经验,而且也总结出了一套较系统的可用于指导临床治急实践的理论。

早在秦汉时代的《内经》一书中,就对临床常见的急症,从病因、病机、证候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就有“诸热瞀瘈,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的记载,成为治疗高热、惊厥的理论根据之一。《灵枢热病》亦记载:“风痉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委中血络出血”等针刺和放血治急的疗法。

《黄帝内经》书影

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创立六经辨证论治纲领,有效地指导了高热、便秘、暴泻、亡阳、气脱等急症的治疗,把中医治疗急症从理论到临床大大地推进了一步。

唐宋以来,中医治疗急症的经验不断丰富,特别是明清时代所兴起的温病学派,把中医治疗外感热病急症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在温病学派的代表人物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人的著作中,对急性温热病中所出现的高热、惊厥、抽风、神昏、谵语、斑疹、吐衄、阴脱、阳脱、气脱等紧急证候,在卫气营血和三焦理论指导下,采取了解表、清气、透营、凉血、解毒、化斑、通络、开窍、救脱等一系列应急治法,创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大大地丰富了中医急症学的内容。至今仍为中医治疗外感热病急症的常用方法,在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至于历代医籍中关于内科、儿科、外科、妇科、针灸等科中出现的急重症的治疗经验,那就更为丰富了,常见的如发热、抽搐、惊厥、昏迷、中风、咯血、便血、癃闭、胃脘痛、真心痛、暴泻、骨折、毒蛇咬伤、食物和药物中毒、子痫、胎死腹中等等,都有一套理论和治法可循,且很多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并有待我们进一步整理、改进和提高。

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战国时代的名医扁鹊,路过虢国,适逢虢太子暴病而死,举国上下忙于为其办理丧事。扁鹊诊后,确定太子之病是“尸厥”(类似休克、假死),经他和徒弟用针刺治疗,终手使虢太子死而复苏。后用汤剂热熨两胁,太子便能坐起,继服汤药20天,竟完全恢复健康。这是中医史上极其著名的一个病例,至今传为美谈,所以,人们常常用“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等话来称誉高超的医术。

秦越人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人们借用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中医治疗急症的历史是很悠久的,经验是很丰富的。然而,由于社会及历史因素的关系,以及本身没有很好的与自然科学紧密结合,且受近代西医的冲击和某些人认识上的偏见,致使这些宝贵经验埋没而未彰。我们中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之一就是要使中医治疗急症的理论和经验重放异彩,为中华民族争光,为人类健康服务,为世界医学作出贡献。

近年来,全国各地加强了急症学理论和临床研究,出现了许多有关中医治疗急症的论文和专著,成立了多个中医急症研究和协作组织,不少兄弟单位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山西对宫外孕治疗独树一帜;遵义、天津等地治疗急腹症已摸索出一整套经验;重庆市中医研究所用中药针剂治疗感染性休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天津、成都等地用中医药抢救“三衰”取得突破;上海、青岛、湖北等地治疗高烧、胆道疾患等,很有见地;陕西中医学院用中药制剂“通脉舒络液”治疗脑血栓形成初见效果;石家庄、北京等地用白虎汤治疗乙脑的经验,早在50年代就已在全国推广开来;成都、重庆等还成立了中医“卫气营血研究”协作组织;其他许多地方和单位在中医治疗急症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据《人民日报》报道,1979年在重庆举行全国中医内科急症治疗学术交流会议,所交流的131篇学术论文和临床报告,以令人信服的数据证明:中医抢救和治疗休克、昏迷、高热、出血、急性肾衰、脑血管意外、急性微循环障碍等急重病症,以及治疗肺炎、尿路感染、流行性出血热、重型肝炎、胆道感染等急性感染性疾病,不但具有和西医相近的疗效,而且安全、简便,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并且还运用中草药制成许多不同类型的制剂。

这些事实说明了中医治疗急症,正日益受到重视,中医治疗急症大有可为,在中医理论指导中医急症治疗中,已经取得和正在取得可喜的成绩。

例如通里攻下治疗急腹症;“三宝”及其改良后的剂型治疗高热、神昏、痉厥;清热解毒治则在外感和其他一些疾病理论和临床研究中的进展;生脉、参附、枳实针剂抢救休克等等,都已展现出良好的前景。

这些雄辩的例子说明了中医不仅能治急症,而且很有发展前途。对此,必须引起我们的极大重视,绝不能让中医治疗急症的宝贵经验和理论在我们这代人手里被淘汰、被埋没。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