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精选】黄土高原肥水坑施技术下苹果树根系及土壤水分布(已抄录)

 幽默的数据线 2019-04-13

《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第32卷第7期刊载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等单位宋小林、吴普特、赵西宁和高晓东的论文——“黄土高原肥水坑施技术下苹果树根系及土壤水分布”。

黄土高原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是影响雨养果园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近些年来,喷灌、微灌、滴灌、插入式渗灌、无压根区地下灌溉技术、根区导灌和涌泉灌等新型节水技术在果园得到推广和研究。然而,这些技术在中国北方小农经济中受到了以下几方面因素的限制:1)单户土地拥有量小;2)节水设备的投入和维护费用高;3)对水质具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黄土丘陵区,大部分果园生长在上坡地,水资源匮乏,导致果园灌水难度增大,因此这些节水技术在该地区难以得到推广和使用。肥水坑施(water-fertilizer pit,WFP)技术是近年来在陕西延安地区雨养果园应用和推广的一种应用型节水技术,该技术在前人相关研究和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不仅在设计标准上有较大的改进,更重要的是在水、肥的保蓄和持续供应技术方面进行了较大优化。该技术具有节水、保水、增强土壤抗旱和拦蓄径流的作用,而且由于在肥水坑中填充了特定配比的有机营养填充基质,因此大大增强了水肥的保蓄能力,能够为植株生长提供持续的水分和肥料供应。

为了解黄土丘陵区雨养条件下山地老果园布设肥水坑(water-wertilizerpit, WFP)技术对红富士老果树Malus pumila Mill)根系及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以无肥水坑处理为对照(CK),设置3个肥水坑深处理(3次重复),分别为WFP40(40cm坑深)、WFP60 (60cm坑深)和WFP80(80cm坑深),利用管式TDR系统监测0-300㎝土层土壤含水率,利用根钻法获得0-300㎝土层的根系干质量密度。

结果表明:

1)WFP能够显著增加果园含水率低值区间(≥40~8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WFP60(60 cm坑深)处理土壤平均含水率增量(145.4%)最显著,其次为WFP40(133.4%)和WFP80(76.6%)。

2)WFP40(40 cm坑深)根际土壤湿润区主要集中在≥40~100cm土层,WFP60在≥20~140 cm土层,WFP80(80 cm坑深)主要集中在深层土壤≥140 cm土层。

3)在0~200cm试验土层,WFP60处理土壤多次平均含水率值都最高,为11.02%,依次为WFP40(10.67%)和WFP80(9.80%)。总根系质量密度WFP60处理最大(594.76g/m3),WFP40(579.08g/m3)和WFP80(491.82g/m3)次之,CK最小(372.12g/m3)。

4)根系在0~100、≥100~200和≥200~300 cm土层中的分配比例为:CK(69.88%、13.74%和16.38)、WFP40(66.04%、14.26%和19.70%)、WFP60(70.35%、24.08%和5.58%)和WFP80(46.54%、15.04%和38.42%),其根系分布与水分分布正相关。

该研究表明WFP能够显著改变土壤水分在不同土层深度的分布,坑深越大向下湿润的土体范围也越深;从而显著促进果树根系的生长和根系在不同湿润土层的分配比例关系。总体而言,WFP60处理效果显著好于WFP40和WFP80处理。肥水坑深作为重要的技术参数,对肥水坑深的探索研究,将对黄土高原旱地果园集雨和灌溉制度的制定和肥水坑技术的推广起到关键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