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晚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杜牧在仅有的40多年的寿命,终把唐诗的品格又拔高了一层。尤其是他所写作的那些经典七绝,通常只用了28个字就能表现出无限的哀思,寄托无限的期望,表达无限的人生感慨。
回忆扬州之地,他写出唐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想念在扬州遇过的红颜知己,他写出,“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来到黄州赤壁。他亲手挖掘出三国时代的战场遗迹。写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回忆过去数十年的人生经历,感慨一事无成,他写出“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这都是杜牧最经典的古诗,而且其中都是七言绝句。杜牧的诗词成就,更多的都是以七言绝句造为代表的。今天我们所谈到的这首唐诗依然是他非常出色的七言绝句。他写的是六朝旧事,但是咏叹的是大唐王朝面临的衰败前景。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唐诗,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已经非常熟悉了,题目就是《泊秦淮》,是杜牧怀古唐诗的经典代表作品。这首古诗前两句用来写景,写自己在秦淮河岸停泊过夜。后两句则是表达人生感慨,借用六朝时的一个典故,暗中讽刺了当前当权者的醉生梦死,纸醉金迷。
古诗的一开篇就带给我们一种凄冷之感。“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夜晚的秦淮河上烟雾迷茫,向远处看去雾蒙蒙的一片,甚至连天空当中的明月都笼上了一层薄纱。诗人坐着船来到了秦淮河的岸边,靠近一家酒家,正准备再次停泊过夜。 正在这个时候,他听到了从酒楼里传出来的歌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那不是陈叔宝创作的《玉树后庭花》吗?向来被认为是亡国之音。因为陈后主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所以他的国家才会被灭亡。
可惜今天这些卖唱的女子并不懂得亡国之痛,在今天依然演唱这样的曲子。 通读全诗,我们能够看出杜牧是在用一种非常冷静的笔调来书写所看到的、所听到的现实世界,并没有加以特别的评价。但是通过这种描述,诗人内心当中的评判已经蕴含在诗词当中。虽然他并没有直白的表露出来,但是当我们读到这首古诗的时候,就能够感受到蕴藏在其中的强烈的批判意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