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友的不断点赞认同中,我觉得有必要水一下自己对手机摄影一些浅薄的看法 我喜欢拍摄好像是一直就有的一个爱好,记不起来什么时候算是正式开始,不过确实是没有正式学习过什么摄影,就是看到那些好的摄影作品就会喜欢,心里就会很羡慕,就会想自己能不能也拍出这样的相片,看多了拍多了就慢慢有了点摄影的感觉,就像是那句俗语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我最开始是用DC,那种像素300W的最初级DC,后来换成佳能的低端单反D600,也就用了大半年吧,就被偷了,当时连摄影包整套装备加两个镜头一起被偷,心凉凉了,然后因为穷就没有再买单反了(单反的坑是无底洞啊,谁玩谁知道 我没有受过正规的培训,什么构图、光影、快门光圈等这些条条框框的说不好,简单地说你拍的相片想表达什么,你想让别人感受到什么,以及用什么方式让这种表达更舒服,更容易让别人接受,相片要有个主题,也可以说要有亮点 下面就以我近期拍的一些感觉还能见人的相片具体说说拍摄方法和过程。 以下相片无特殊说明都是华为手机Mate10拍摄,Snapseed后期处理,拍摄和后期处理都是手机进行,为方便帖子编辑和阅读,只在PC上调整了一下相片大小和加边框。 这里再啰嗦几句相片后期,个人看法是摄影是由10%的器材加30%的技术加60%后期处理构成,不会后期不能算是会摄影的,特别是数码摄影,后期很重要。虽然现在的手机摄影AI智能化程度已经能应付绝大多数场景,但很多时候还是无法准确表现出眼睛所看到的色彩和光影,这时候就需要后期调整,让相片尽可能地达到你想要的摄影效果。后期处理这个观点不接受反驳,仅个人看法!
手机来用拍风景最合适不过了,天气晴好,可以看得很远,路上发现空中挡住太阳的云朵有点像爱心,用手机随手拍下。风景摄影构图适合四平八稳,让天际线居中,尽可能地延伸相片的空间感,空中和梯田明暗相差较大,用相机自带的HDR模式拍的,后期用Snapseed调整了一下曲线,增加了色彩浓度对比,让天空显得更蓝,让梯田显得更有层次。
骑行川藏时拍的,拉远了距离拍的,用渺小的骑行人物来衬托天地的广阔,平整笔直的大道,绿草茵茵的草原跟头上压顶的乌云形成一种对比,后期用Snapseed的HDR调整,提亮道路和草地的亮度,加强对比,显示出暴雨将至的紧迫感。
骑行川藏时拍的,趴草地上拍的,用低角度让草原跟天边相交,显得草原非常大(这片草原确实也很大),低角度可以让前面的花朵有个特色,左下角的牛粪没裁掉,一开始是想找个没有牛粪的角度,只是这片草原上到处是一堆堆的牛粪,试拍几张都不满意,想着拍好后再裁吧,后期处理时觉得有这堆牛粪显得更原生态,就留下了。后期用Snapseed调整过色彩对比。
骑行川藏时拍的,构图大部分留给天空,草原的轮廓也让构图不显得呆板,用大片的乌云显示出一种压迫感,绿色草原和白色帐蓬做为一种衬托,对比出天气的恶劣和人类的渺小。
骑行川藏时拍的,川藏线天气好真是到处是风景,随便拍都是好片,只要注意一些最基本的构图就可以了,上图我是特意保留了底下的道路和河道,用道路河道的曲线来弱化构图的死板,天空和草原各占一半,极致纯净的蓝和充满生命力的绿两种色调相互照映,让人感觉非常舒服。
这种相片是想利用随风激荡的旗帜,来表现出风很大很狂。
最后这种是用相机的全景模式拍出来的,这样才能显示出这个河道的曲折,后期用Snapseed调整了一下明暗度,平衡一下整体的色差感。
川藏骑行拍的相片太多了,两个月拍了6千来张,先就发这些吧,眼都看花了。
当地跨岛大桥,反复找角度,就是想拍张最居中,左右对称的构图,后期用Snapseed处理成黑白,强化线条结构。
都是当地公园拍的,前面两张都是利用河面的倒影来构图,营造出海市蜃楼一种感觉,最后一张也是低角度,用人行道的色调来对应空中日出时色调,后期用Snapseed加重日出色调,有种灾难片的影调。
这两张蜘蛛都是夜里公园栏杆上拍的,相当不好拍,一是晚上,光线就是栏杆上绑的LED灯带,二是有风,微风也能让蛛丝各种晃动,还有就是蜘蛛会不停的爬动,手还要拿得稳。这种都是很小的蜘蛛,要贴得很近,就是在拍微距了,手机摄像在这样的环境里拍微距,难度是相当大的,拍了有三四十张,才挑出一两张清晰的。下面这种处理成黑白,也是想强化蛛丝的细韧。
手动模式微距,用相机的大光圈模式,虚化效果还是不错的。叶片和露珠很小,自动对焦无法合焦,一挨近了就自动对焦成后面的景物,最后是靠手动调焦拍成。
同样是手动对焦微距,后期用Snapseed重新裁图,增加色调。
手机拍昆虫类是比较难的,特别是不断飞舞的蜜蜂,自动对焦反应不过来,同样是手动微距对焦,选一朵花,保持不动的姿势,等蜜蜂入镜,后期用Snapseed重新裁图,增强色调。
有时候换个角度看风景,会让你有不同的发现,这种角度是要冒着手机掉水里的风险,慎用,哈哈。为了找到最低的角度,不断的尝试,当时手机下部几乎贴着水面,拍的时候是看不见屏幕的,如果要看清屏幕,那就要整个人趴在水里了,为了不湿身只能盲拍,以上一张盲拍来调整角度,试了好几张才拍出满意的角度。
利用路面积水的倒影来拍照,非常好玩。后期用Snapseed的HDR重新调整明暗比,再倒置过来,虚实结合。
这张也是同样的拍摄方式,为了抓到最好的倒影,让儿子踩滑板车反复滑过水边,差点儿摔水里了,哈哈。
这种就属于静物摄影了,尝试了好几个角度,才拍到这个爱心形状,比较好玩。
像这种也是好玩的,跟儿子逛公园,看到人行道的标志,突发奇想,让儿子在中间摆出跟标志相似的姿势,反复摆动作,尽可能地抬高角度,经过的路人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我们,哈哈,难为儿子了。手机摄影就是有这样的好处,方便,想拍就拍。
上面那张是在篮框下,躺地上拍的,手机的广角还是不够广,所以只能躺地上,尽可能的拍到投蓝的人、球和蓝框,这种仰拍还有好处是可以避开纷乱的背景,被儿子的篮球砸了两次
这张相片很难拍,清晨太阳初升,天空光线很暗,礁石间光线就更差了,又是逆光拍摄,既要拍出海浪拍击礁石瞬间激荡的水花,又要拍出后面初升太阳,相当难,就算是用单反都很有难度,我不断的尝试,拍了近百张,才挑出两三张浪花清晰的,日出是很快的,每次海浪拍打礁石都是不同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拍到合适的浪花,真是腿都蹲麻了,想拍出浪花的激荡,就尽可能地挨近,人也被打湿了,手机被打湿就赶紧在后背还干的衣服上擦擦。后期用Snapseed压暗了礁石部分,浪花部分调亮,让人的注意力能集中到浪花和日出。
这是我川藏骑行拍的最满意的一张相片,骑行时第一次遇到磕长头的藏民,经过时打个招呼:扎西德勒,比划的说我想给他们拍张相片,藏民欣然答应,于是我往前走了一段,找好角度,等他们磕到路边这两座经幡前,半跪在地上拍的。专注的眼神,彩色的经幡像征他们的信仰,就算身后乌云滚滚,依然无法阻止他们的脚步。提醒一下,川藏线上拍藏民一定要征得人家同意,这是最起码的尊重。因为是逆光拍照,后期用Snapseed局部调亮了脸部。
这是我目前最满意的一张镜像相片,出来散步,傍晚刚好日落时分,落日隐去最后一丝光晖,路灯初亮,天空末暗,水平如镜,这样的时机可遇不可求啊,果断掏手机拍下。用了相机的夜摄模式,后期Snapseed微调。 相片太多了,再写几篇都用不完,写得也很乱,大家将就着看看吧,有什么问题回复一下,我再专门做答。 有机会再发个贴子吧,想简单介绍下Snapseed用法,Snapseed个人认为是最强的手机后期处理APP,真是太强大了,现在手机里用得最多的就是这个软件,可以让你的摄影更有新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