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D 解析:量筒只能量取液体体积,不能做反应容器;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常用仪器的用途分析。 2.C 解析:A.取用固体,应用药匙或镊子,不可直接用手。A不符合题意。 B.禁止用嘴吹灭。B不符合题意。 C.检查气密性。C符合题意。 D.试管底部不应接触桌面。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实验室取用药瓶的方法解答B根据熄灭酒精灯的方法解答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解答D根据仪器连接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3.C 解析: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且要用外焰加热,先均匀加热,后对准药品固定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呈45°角。A不符合题意 B、滴瓶上的胶头滴管不能清洗,否则易导致液体的浓度降低或者污染试剂;B不符合题意 C、不能向燃着的究竟灯内添加酒精,易导致灯内酒精着火甚至酒精灯爆炸;C符合题意 D、量取液体读数时,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俯视,读数,实际液体的量偏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B根据胶头滴管滴管的使用方法解答C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解答D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解答 4.D 解析:A、此图中长颈漏斗和外界相通,没有构成密闭的系统,不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图中操作不符合题意; B、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操作不符合题意; C、闻气体气味时要用手在瓶口扇动气体,不能直接把鼻子凑到瓶口,图中操作不符合题意; D、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操作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B、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分析;C、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分析;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要求分析。 5.C 解析:A.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液体,不符合题意; B.不能将pH试纸直接浸入到待测液中,不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时要酸入水中,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符合题意; D.固体药品取用要试管横放,将药匙伸入试管底,再直立试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分析;B、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C、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分析;D、根据固体药品取用方法分析。 6.B 解析:A、酒精灯的火焰分外焰、內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熄灭蜡烛时的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凝成的石蜡小颗粒,A不符合题意; B、不可以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不可以触摸药品和品尝味道、停止加热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而是用灯帽盖灭,B符合题意; C、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成功关键:装置气密性好、药品(红磷)足量、打开弹簧夹时机装置冷却,C不符合题意; D、加热时试管破裂原因:加热前没有给试管预热、加热时试管外壁沾有水珠、加热后立即用冷水冲洗,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B根据实验室闻药品气味的方法及熄灭酒精灯的方法解答C根据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注意事项解答D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解答 7.D 解析:即要检查气体是否只从导管排出,由检查气密性的操作要求,可得把装置连接好,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两手紧贴容器外壁使容器内的空气受热膨胀,观察导管口有无气泡冒出。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解答 8.D 解析:根据过滤的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进行分析 过滤实验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靠接受的烧杯.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说法不符合题意;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说法不符合题意; 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说法不符合题意; D、过滤时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与漏斗壁之间的缝隙流下,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过滤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分析。 9.C 解析:俯视读数为20mL,此时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20mL;倒出一部分,仰视读数为12mL,说明剩余的液体体积大于12mL,那么此时倒出的液体的体积应小于8mL,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俯视读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据此分析解答 10.A 解析:第一次俯视读数为30ml,实际的体积小于30ml, 该同学第二次仰视读数为20毫升,实际的体积大于20ml,因此,量筒内最终的体积小于10ml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量筒读数的正确方法是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俯视读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据此分析解答 11.C 解析: 某同学想用托盘天平称量5.8克的食盐,步骤为: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托盘中添加砝码和拨动游码,然后先在左盘托盘中加食盐至天平平衡,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需要的质量,应减少药品 故答案为:C 【分析】使用托盘天平时,坚持左物右码,指针偏哪边,那边质量大 12.D 解析:A.一段时间后,B烧杯中溶液变红,两者没有接触,说明A中的分子进入B中,A不符合题意 B.黄铜和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有划痕,可以比较黄铜和纯铜的硬度,B不符合题意 C.图中湿润的纸花变红色,干燥的纸花不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物质,C不符合题意 D.图中实验集气瓶应正方,不能用于比较呼出气体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烧杯B中酚酞变红分析解答B根据合金的特性分析解答C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集气瓶应正方分析解答 13.A 解析:A、添加液体时,倒入的液体过多后,不能将多余的液体不能倒回原试剂瓶,A符合题意; B、实验中不慎打翻酒精灯,可用湿抹布盖灭,B不符合题意; C、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故将火柴棍放入蜡烛火焰中,可以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C不符合题意;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后出现倒吸现象,可立刻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防止水倒流如试管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添加液体时,倒入的液体过多可将多余的液体倒回指定的容器内B酒精失火,可用湿抹布盖灭C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解答D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注意事项解答 |
|
来自: 昵称47813312 > 《初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