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神的黄昏 | 瓦格纳《尼伯龙根指环》的故事

 明日大雪飘 2019-04-14

瓦格纳作为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艺术大师,他的造诣不仅表现在音乐方面,在文学、戏剧、美学、语言学、神话学等诸多方面,瓦格纳也是无以伦比的。他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经典的艺术作品和极具权威性的艺术评论。由他所创造的“整体艺术品”这一形式更是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艺术推向了顶峰。就他作品的影响来说,跨越了他所生活的时空。他的音乐作品尤其是歌剧的创作,影响了大批同时代和后代的音乐家,成为西方音乐发展的风向标。可以说,瓦格纳用他非凡的实践能力将伟大的浪漫主义艺术推向了顶点。但同时,也为他身后的艺术家们留下了难以逾越的高峰。

勃拉姆斯曾说:“在他之后很久都不会出现什么像样的东西,一切其余的东西暂时在他的意义面前都会销声匿迹,没有一个人会立即理解他的意义并给予应有的评价。”

罗曼罗兰曾说:“他是戏剧领域的一个伟大样板,这个人,他在戏剧中压制那些轻佻的游戏,没有意义的插曲,只让他集中在内心生活方面。因此,他是我们的大师。”

作为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思想者——尼采的精神之父,他对当时的文艺发展可以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许是因为瓦格纳本人的特殊经历,以及后来希特勒对他本人的大肆吹捧。以至于使他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纳粹把瓦格纳的音乐当成国乐,对他的作品和思想顶礼膜拜,犹太人听到则是气得咬牙切齿,不遗余力地抨击和批判。

瓦格纳的作品本不能用三言两语来形容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他和他歌剧作品的价值,人们有了越来越客观的认识,他创作出的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让人无不为之称道。

Der Ring Des Nibelungen

《尼伯龙根指环》

看过托尔金《魔戒》的,对里面的剧情应该并不陌生,这部小说正是受到了瓦格纳《尼伯龙根指环》的启发,而尼伯龙根指环的故事出自北欧神话(《埃达》和《萨加》)以及日耳曼的民间传说。

《尼伯龙根指环》是一部需要连演四夜的大型乐剧,由序剧《莱茵黄金》、第一日剧《女武神》、第二日剧《齐格弗里德》、第三日剧《诸神的黄昏》四部组成,而这部规模空前的乐剧是瓦格纳毕生呕心沥血之作,创作历时二十六年之久。不论是从作品音乐的交响性构思还是从戏剧脚本的诗意性内涵上看,该作品都堪称世界音乐史乃至世界文艺史上的鸿篇巨制。

Das Rheingold: 'Rhinegold'

01《莱茵的黄金》

Das Rheingold,阿尔贝里希掠夺莱茵魔金的场景

莱茵河底有莱茵三女神守卫着魔金,女神们叙述黄金的魔力:“如果看破对女人之爱的男人,用这些黄金去打造指环,就可以拥有统治世界的权力。”尼伯龙根侏儒阿尔贝里希受到三女神嘲弄,得不到她们的爱情,所以乘她们不备偷走了黄金,并发誓:“我把光亮给你们熄灭,把黄金从礁石上取走,去铸造一枚复仇的指环。河水能听清,我诅咒爱情!”宣誓抛弃爱情,用夺得的魔金铸成指环,成了世界之王。众神之王奥丁令巨人法佐尔特与他的弟弟法弗纳建造瓦尔哈拉宫,供诸神居住并答应以美的女神弗莱娅许以报偿。

宫殿建成后,法佐尔特索要弗莱娅,奥丁悔约,答应以尼伯龙根指环代替。奥丁来到尼伯龙根洞穴,用计迫使阿尔贝里希交出指环。被激怒的阿尔贝里希给指环加上了可怕的诅咒:“拥有指环的人一定被别人所杀。”果然,从奥丁手中得到被诅咒的指环和财宝后,巨人兄弟因分配发生争斗,当场互相残杀,法弗纳杀死了法佐尔特。剧终,奥丁为指环的魔力所震惊,众神进入瓦尔哈拉,莱茵三女神从河底发出了思念黄金的歌声。(《莱茵的黄金》故事梗概)

三女神哀叹失去了黄金

戏剧家有两种:一种是现有生活经历,然后才有舞台上的实践,另一种则是先预见在舞台上的设计,最后却神话般的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作为音乐家与戏剧家的瓦格纳属于后者。如果说贝多芬是浪漫主义的开端,那么可以说瓦格纳则是浪漫主义在十九世纪的终结者。

Die Walkure: 'The Valkyries'

02《女武神》

DieWalküre女武神

奥丁预见阿尔贝里希将从法弗纳手中夺回指环,进攻神殿,使众神遭殃,于是让他和智慧女神爱尔达所生的九位女武神,到各地寻觅阵亡的应用武士,领到天界,使他们复生,让他们守卫瓦尔哈拉神殿。奥丁有对子女,儿子齐格蒙徳,女儿齐格林德,两人在两地长大,互不相识。齐格林徳自幼被人拐骗,被迫嫁给武士洪丁。齐格蒙德是洪丁的仇人,一天晚上,他趁洪丁外出闯进洪丁家,与齐格林德产生了爱情。两人互诉身世,方知是兄妹。

齐格蒙德在屋旁大树中获给父亲留下的宝剑。其实这一切都是奥丁所安排。奥丁的安排却遭到妻子女神芙莉格的反对芙莉格是婚约守护神,力主要惩罚兄妹,奥丁无奈,只得让女儿(女武神)布仑希尔徳将兄妹俩人交给洪丁处置。洪丁与齐格蒙徳决斗,布仑希尔徳用盾保护住齐格蒙德。齐格蒙徳正要刺杀洪丁,却被奥丁敲断了剑,于是被洪丁所杀。布仑希尔德保护藏起齐格林徳,预言她将生下齐格蒙徳的儿子最勇敢的英雄齐格弗里徳,并将齐格蒙德的宝剑碎片交给了齐格林徳。

恼羞成怒的奧丁宣布布伦希尔德已不再是女武神,为了不违抗父亲的命令,布伦希尔徳愿意睡在岩石山上,请求奧丁用烈火把她围绕:“第一个发现我的男人必能勇敢地穿越烈火,而我也愿意把自己交给这个男人!”奥丁被女儿的泪水打动,同意了她的要求,命令火神以火焰包围山顶并高呼:“惧怕我手中矛的人,不得踏过这片火焰!”悲伤地望着火中的女儿,一步一回头地消失在远方。(《女武神》故事梗概)

奥丁,是一位受到广泛尊崇的日耳曼神

正如尼采一样,瓦格纳感觉到人类需要一种崭新的神话,一种崭新但又是古老的神话。因此,瓦格纳回到自己民族本身,寻找古代日耳曼的神话,启用德意志的神灵与英雄的起源——瓦尔哈拉人,作为自己精神与意志的体现。

Siegfried

03《齐格弗里德》

齐格弗里德唤醒了布伦希尔德

齐格林德生下儿子齐格弗里德后死去,由阿尔贝里希的弟弟,尼伯龙根铁匠米梅抚育成人。齐格弗里德长大后,力大无比,他让米梅给自己铸造一把折不断的剑,但米梅铸岀的剑全被他折断。奧丁乔装成流浪汉告诉米梅,只有不知恐惧的英雄才能铸出折不断的剑。不知恐惧的齐格弗里德以母亲所留下的宝剑碎片重铸成折不断的剑。

巨人法弗纳化成巨龙,守护着菜茵河的指环。齐格弗里德为夺回指环,寻找巨龙,途中听到小鸟的叫声,但不知其意。后斩杀法弗纳,其血染了自己的舌头,一下听懂了鸟语,原来小鸟告诉他指环所在,并告诉他米梅将为指环而加害于他,齐格弗里德取得指环,杀米梅,又听小鸟告诉他:“最美丽的女子在高高的岩石上沉睡,周围烈火熊熊,你穿越烈焰唤醒你的新娘,布伦希尔德就属于你啦!”就随鸟上山,神奇的火焰渐渐衰落并升腾为美丽的彩云英,雄齐格弗里德昂然登上山顶,天空也随之晴朗。

他揭开盾牌,不仅为美丽的布伦希尔德所吸引,吻她、轻的呼唤使这位昔日的女武神,今日纯洁的新娘从长久的沉睡中醒来“我曾永恒,我今永恒,永恒处在相似的甜蜜里!”“醒来吧,少女!欢笑与生活、最最欢乐,属于我和你!”奥丁曾预言,第一个见到布仑希尔德的男人将是她的丈夫。于是两人沉浸在爱情之中。(《齐格弗里德》故事梗概)

瓦格纳作为一个诗人,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志趣上,都不能算作是一个基督徒。他是一个泛神论者,并且认为那些分散在数个生物中间的一些半人,半神的精灵,它们掌握这世界的命运。他创作的这些人物行为与基督教的道德背道而驰,比如,他制造两个半神的人物,兄妹的结合,进而创造出上界的主神——齐格弗里德。

Gotterdammerung: 'The Twilight of the Gods'

04《诸神的黄昏》

The Twilight of the Gods 诸神的黄昏

齐格弗里德与布仑希尔德结婚,三个命运女神正在编织世界的命运之网,命运之线突然自己断掉、预示毀灭一切的灾祸即将降临。齐格弗里徳把指环交给布仑希尔德,自己带着剑,骑马外出,到国王贡特尔的宫廷,受到礼遇。恰阿尔贝里希之子哈根在朝中任臣,他精心策划使贡特尔娶布仑希尔德为妻,而使齐格弗里德爱上国王的妹妹贡特鲁妮齐格弗里德中计,喝下哈根的药酒,顿时忘记了一切,愿与贡特鲁妮结婚。齐格弗里德被药力驱使,乔装国王,来催布仑希尔德进宫,并抢走了指环。布仑希尔德怒斥他负心,但他对一切都无动于衷,以至布仑希尔德转爱为恨,后齐格弗里德喝下解药,恢复记忆,又遭哈根暗算,被刺死国王与哈根争夺指环,哈根杀死国王。齐格弗里德死后,布仑希尔德将他火葬,她诅咒着诸神的权欲、并预言诸神将行“末日”的黄昏后,自己骑马跃入火中。剧终,菜茵河水上涨,滚滚汹涌铺天盖地,妄图抢夺指环的哈根被莱茵三女神拖入深深的河底,大火窜上天际,瓦尔哈拉宫殿在大火中被焚毁众神与宫殿同归于尽。莱菌黄金被三位女神永远的守护并保佑苍生。(《诸神的黄昏》故事梗概)

瓦格纳对音乐与文学的双重天赋,不得不让那多人都很崇拜他。尼采曾多次在他的作品中谈及瓦格纳:“站在瓦格纳心灵世界面前,尽管还有一丝羞怯和审慎,哪一位艺术家可以预知并驾齐驱?席勒笔下的形象,从强盗到华伦斯坦和泰勒,也经历了这样一条道德升华的道路,这些人物形象同样也显示出他们的创造者内心发展。不过这些在瓦格纳这里却表现得更为强烈,发展道路也更为漫长,不仅是神话故事本身,还有音乐以及所有一切都成为它的载体.......在《尼伯龙根指环》中,我找到了我所有听过的最圣洁的音乐。”足以看出瓦格纳对尼采的影响与启迪至深,即使是浪漫主义前驱的席勒,也置身其后。尼采在瓦格纳那里发现了自歌德以后就断了线的,源于古希腊的德意志精神,这也许才是关键吧!

瓦格纳的一生经历了贫困与荣耀、失意与荣华,正如他的歌剧一般充满戏剧性的色彩。十九世界的浪漫主义思想在他的身上得以完成并终结,但同时又为新世界的音乐埋下伏笔。他的四联剧《伯尼龙根的指环》,就如同是对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预言式总结。

[参考文献]

[1]《瓦格纳》汉斯·麦耶尔著

[2]《尼伯龙根指环》理査德·瓦尔德著

[3]《神界黄昏——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艺术大师瓦格纳》吴文翰著

图片来源:Wikipedi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