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枉人生回金兀术后人忌谈岳飞文

 老丘山 2019-04-14

隐败扬胜,本是所有修本朝史书者的常见特点。

有人因此认为《宋史》中岳飞的事迹有夸大水份,转而采信于《金史》。

但“隐败扬胜”这一特点在《金史》中尤为突出。

举一例子:史界公认宋方获利的黄天荡之战,《宋史》记载是“敌得绝江遁去。世忠收余军还镇江。……是役也,兀术兵号十万,世忠仅八千余人。”《金史》的记载却是“世忠不能军,追北七十里,舟军歼焉,世忠仅能自免。”

黄天荡之战外,宋方还有和尚原、仙人关、顺昌、郾城、颖昌五次大捷。

但《金史》只承认和尚原一次,其它四战只字不提。

还有,南宋大将刘锜算是力挽狂澜式的英雄人物,但《金史》居然对这样的人物视而不见、避而不谈,无一语语及。

可以说,刘锜在《金史》中连个“路人甲”的角色都不是。

相对而言,岳飞在《金史》中的“上镜率”颇高,分别出现在八个纪、传中。

尽管,在这八个纪、传中,金国史官给岳飞安排的“戏份”都是“败”、“退”、“走”等字眼,一直在强调和传递这样的信息:岳飞没有什么了不起,经常被我们打败,一见到我们就望风而逃。

但《金史》史官越是这样做,就越是欲盖弥彰——您总要拿岳飞说事,就恰恰说明了岳飞在您心中的重要位置。

接下来,我们简单看看金国史官给岳飞安排的那些“败”、“退”、“走”的“戏份”的真实情况。

一、《金史》卷81《王伯龙传》中记载“(金)军渡采石,击败岳飞、刘立、路尚等兵,获刍粮数百万计”。

这场战事的发生时间是在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秋,当时的岳飞只是宋军统帅杜充手下的一名统制官,在兵败如山倒的背景下,跟随大军一起败退了,金国史官不写击败杜充兵,而写“击败岳飞、刘立、路尚等兵”,显然在他们心目中,写击败岳飞比写击败杜充更重要,更能激励国人,更加光荣自豪。

二、《金史》卷82《仆散浑坦传》说“天眷二年,与宋岳飞相据,浑坦领六十骑深入觇伺,至鄢陵,败宋护粮饷军七百余人,多所俘获”。

金国天眷二年(即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宋金达成第一次绍兴和议,双方并无战事。这是一场无中生有的战斗。

即使是虚构的战斗,金人也只是说自己的侦查小分队袭击宋军的运粮队成功——运粮队成员大多是民夫,本于岳飞威名无损,但金国史官硬是要在此大书一笔,足见即使能抓获岳家军的民夫,也是意义重大,应该鸣锣庆祝。

三、《金史》卷66《宗秀传》称“宗弼复取河南,宗秀与海陵俱赴军前任使。宋将岳飞军于毫、宿之间,宗秀率步骑三千扼其冲要,遂与诸军逆击败之。”

在这则记载里,似乎完颜宗秀是会合诸军击破了岳家军。但是,宿州、亳州以及归德府(即今商丘)都是张俊部防区,远离岳家军的防区和岳飞北伐的主战场,即宗秀击败的只是张俊部。但对金军来说,若是只记击败了张俊军,殊无可称道之处;而把击败张俊军改写为击败岳家军,自然造成极大的轰动效应。因此,岳家军就这样被金国史官的嘴或笔“击败”了。

四、《金史》卷68《阿鲁补传》记:“宗弼复河南,阿鲁补先济阿,抚定诸郡,再为归德尹、河南路都统。宋兵来取河南地,宗弼召阿鲁补与许州韩常、颖州大、陈州赤盏晖,皆会于汴,阿鲁补以敌在近,独不赴。而宋将岳飞、刘光世等果乘间袭取许、颖、陈三州,旁郡皆响应。其兵犯归德者,阿鲁补连击败之,复取亳、宿等州。河南乎,阿鲁补功最。”

上面已经说了,宿州、亳州以及归德府(即今商丘)都是张俊的防区,与陈鲁补作战的,只能是张俊的部队。

而在绍兴十年(1140年)宋金大战期间,颖州(顺昌府,即今安徽阜阳)为刘锜部所据守,“岳飞、刘光世”缘何要“乘间袭取”?还有,早在绍兴八年(1138年),淮西兵变之前,刘光世已经解除兵权到后方享乐去了,又怎么会领兵出现在战场上?这条记载,分明是一派胡言。

五、《金史》卷84《完颜昂传》记:“天眷元年,(完颜昂)授镇国上将军,除东平尹。明年夏,宋将岳飞以兵十万,号称百万,来攻东平。东平有兵五千,仓卒出御之。时桑柘方茂,昂使多张旗帜于林间,以为疑兵,自以精兵阵于前。飞不敢动,相持数日而退。昂勒兵袭之,至清口,飞众泛舟逆水而去。”

岳飞的辖区是湖南湖北京西路,而东平府(即郓州)在今山东境内,府治即今山东东平县,二者间有两千多里的路途,中间还隔着张俊、韩世忠的防区。要说岳飞置自己的辖区不顾,倾巢而出动,穿越过张俊、韩世忠的防区去打并非战略要地的东平,这可能吗?

还有,此事的发生时间是天眷二年,上文已经说了,这一年宋金达成第一次绍兴和议,双方并无战事,所载之事并不可信。

清代史家赵翼亦曾对此事辨诬:“按是年,金方以河南地与宋,并无交战之事。即次年兀术再取河南,宋诸将拒之,飞(岳飞)在京西,复蔡、颖、淮宁等州,未尝至东平、邳州也。”

六、《金史》卷77《完颜宗弼传》记:“宋岳飞、韩世忠分据河南州郡要害,复出兵涉河东,驻岚、石、保德之境,以相牵制。宗弼遣孔彦舟下汴、郑两州,王伯龙取陈州,李成取洛阳,自率众取亳州及顺昌府,嵩、汝等州相次皆下。时暑,宗弼还军于汴,岳飞等军皆退去,河南平,时天眷三年也。”

天眷三年(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金人单方面撕毁和议合同,重新和南宋开战,按照这里的记载,金兵“取亳州及顺昌府,嵩、汝等州相次皆下”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笔锋一转“时暑,宗弼还军于汴”,让人大感诧异——宗弼在整个战场上都全面开花,怎么可能因为一个“暑”字而撤军了?

这里面,定然有不能说出来的秘密。

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通过结合《宋史》考证出结果,说:“金天眷三年宗弼再取河南地,《金史》本纪但书:五月河南平,六月陕西平,《金史.宗弼传》亦不书战败之事。然是年六月以后,宋刘锜有顺昌之捷,岳飞有郾城、朱仙镇之捷,韩世忠有淮阳之捷,张俊有永城、亳州之捷,王德有宿州之捷,《金史》皆不书。”

原来是吃了败仗,不得不逃。

其实,关于“宗弼还军于汴”的原因,《宋史》卷365《岳飞传》中有写得非常清楚:“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以背嵬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

有人怀疑岳飞进军朱仙镇之前的郾城大捷有水份,但是,宋高宗的《奖谕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郾城胜捷仍降犒赏诏》现在还存于世上,诏中对这次胜捷赞不绝口。

有人还怀疑《宋史》对岳飞的战绩是夸大其词,接近于造神;但是,读《金史》,尽管《金史》不书岳飞的战绩,但我们还是分明感觉到,在金人内心深处,岳飞俨然就是一尊凛凛战神。

还有,《金史》频频提到岳飞,而且在提岳飞以及其他人时,总下意识地把岳飞的名字放在第一位,这就很说明问题了,如:“(金)军渡采石,击败岳飞、刘立、路尚等兵,获刍粮数百万计”。“而宋将岳飞、刘光世等果乘间袭取许、颖、陈三州,旁郡皆响应。”“宋岳飞、韩世忠分据河南州郡要害,复出兵涉河东”“天眷三年十二月乙亥,都元帅宗弼上言宋将岳飞、张俊、韩世忠率众渡江,诏命击之。”……

金国史官这种下意识的行为,已经出卖了他们内心最真实的东西:即岳飞远比张俊、刘光世、韩世忠等人重要多了。

一句话,岳飞就是金国的头号敌人。

当然,对岳飞致予崇高敬意的表白也不是没有。

《金史》卷98之《完颜纲传》中记:金国为了策反宋朝方面大将吴曦,给他去了一封劝降书,里面真情流露,在不经意间提到:“且卿自视翼赞之功孰与岳飞?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一旦见忌,遂被叁夷之诛,可不畏哉。”

这一句“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足已道出岳飞在金国人心中的战神地位。

那些一意要抹黑岳飞的人,还是歇歇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