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时爷爷摔断了腿,在床上躺了很久,91岁高龄了,钙质流失,骨头也变得很脆了,走走路不小心平地上摔一跤就能把大腿骨给摔断了。好在爷爷一直体质不错,手术后恢复也算挺快,如今听说已经能自己拄着拐杖走路了。 说来惭愧,爷爷摔了腿骨至今已经快半年了,我居然一次都没回去看过他,想来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回头想想自己离家乡似乎也越来越远了,这个远不是地理上的,而是亲疏联系上的,尽管家乡在我心里永远是记忆中最深刻的情结。 从上学起,每次离开都是在渐渐的远离家乡,去邻村上中心小学,再到更远的上初中,再到镇上上高中,到外省上大学,总是一次比一次离得远,而回家的频率也是一次比一次低。再到工作后,没有了寒暑假,一年更是除了逢年过节外基本都不会回去,在家呆的时间越来越短。再后来,结婚外嫁又生了孩子,回家更是少了,甚至每次说回家这个词也越来越犹豫了,因为嫁人后我也不十分确定那还是不是属于我的家。都说女人的第一个家不是真正属于她的家,在农村娘家都不是女人的家,我的老家毕竟也是在农村,观念上我无法毫无障碍理直气壮地根除这种带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回家,婚后的我渐渐地越来越觉得自己在这个家是客人了,家乡也渐渐地在把我当客人,在心里这个家的地位也慢慢在转变,与老公孩子的小家成了我心里真正意义上的家。 渐渐的,回家乡的次数少了,每次似乎没有特殊的理由我都不会轻易回去,再不会无所事事想也不想就回家乡闲住上管它岁月几何了。 近乡情怯,家乡在渐行渐远地离去,可是家乡的记忆却永远在心头刻骨铭心地镌刻着。渐渐远离的不止是家乡,更是我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