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是一篇耳熟能详的文章,它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所写的小说《儒林外史》的一部。其内容深刻,引人深思,带有批判和讽刺的色彩,因此一直被人们奉为经典。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范进,一个穷酸书生,落魄文人,考了一辈子的试,连举人都没有考中。当他考中举人的时候,已经是五十多岁了。 古代科举考试的等级是非常严格的,从一个等级跳跃到另一个等级是非常困难的,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范进考中举人之后会发疯了,这是一种非常激动的心情。如果举人非常好考的话,考中之后就没有这种激动的心情,更别谈发疯之类的。范进在中举之前是一个秀才,这种身份一直陪伴着他很多年,秀才遍地都是,但举人不多。 秀才参加乡试,考中之后成为举人;举人参加会试,考中之后成为贡士;贡士参加殿试,考中之后成为进士。考中进士了,一个读书人的目标才算是完成了,这才能步入仕途,改变命运。读书人参加科举的一个直接目的不就是改变命运吗?确实科举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范进一直想要改变命运,终于他50多岁时改变了。 吴敬梓先生描写范进不是作为一个励志的典型,而是作为一个反面的教材,他是一位迂腐、麻木,深受封建教育迫害的一个人。范进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是一个人,而是当时的一个群体。范进中举之后,就发疯了,喜悦之情直接冲击着他的大脑。很多人对范进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这个层面,范进疯了。那么之后的事情是怎样呢?后面的故事更加精彩。 在范进没有中举之前,众人对他的态度是非常的诋毁,就连他的老丈人都是看不起他。但是他在中举之后,众人对他的态度就发生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人们为范进送钱财,送房子,送丫鬟等等,他的身份地位一下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还都不算什么,范进继续考试,并且考中了进士,当上了山东学道,统筹管理山东教育。 如此厉害的官职,范进确实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很多人在嘲笑范进是个迂腐文人,可是范进的牛很多人是想象不到的。范进在中举前后的一系类改变,也凸显了当时人们的本性,直击了人性的阴暗。 |
|
来自: 昵称3589978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