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广府古城 ——湿地洼淀中的千年古城 (广府古城一角。摄影@邯郸老崔) 在广袤的华北平原南部的 滏阳河流域, 有一片近30平方公里的 湿地洼淀, 它就是邯郸“永年洼”。 广府古城 就矗立在这片洼淀的中央。 (汪洋之中的广府古城。位于邯郸市中心城区东部,距城市地理原点28公里。坐标:114°43′50″E;36°42′04″N。地图截图) 四张名片 彰显广府古城之不同凡响: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国家级湿地公园” “中国太极拳之乡” “国家AAAAA级景区”。 (请横屏观看) (古城全貌。古城墙外碧水萦环,长堤相绕,芦苇连天,宛如江南水乡。再看那雄浑大气的古城墙,又显示出北方的豪情与霸气。摄影@邯郸老崔) 这里 既有平遥古城之城郭, 又有白洋淀之汪洋, 更有太极拳文化之风骨, 是一座 极富传奇色彩的小城。 被誉为 “水上古城、太极圣地”。 (古城民居。摄影@邯郸老崔) 邯郸老崔 用“古、水、墙、拳” 四个字来推介广府古城: 古 古城史载于春秋, 城池形成于魏晋, 战国时期 是赵国名臣毛遂的封地。 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 窦建德在此建都,立“夏国”。 明清两朝 这里成为直隶省广平府治所, 故称“广府”。 距今 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请横屏观看) (古城内有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道拐拐弯。历史上这里官署遍布,庙宇半城,号称:八步三眼井,十门九狮子。现在,这里曾经的繁华依稀可见。摄影@邯郸老崔) (复建的广平府衙,位于古城的正北方的城墙下。摄影@邯郸老崔) 水 古城坐落于 4.6万亩的永年洼湿地中央。 永年洼淀 被认为是白洋淀、衡水湖之后, 华北地区第三大洼淀。 永年洼淀陆面平均海拔41米, 长年积水, 处于湿地状态。 这里浅植稻苇, 深种荷藕, 不仅鱼虾丰富, 而且野生鸟类繁多, 呈现出 “芦苇茂盛、鱼虾共生, 碧水风荷、雁戏鸟鸣” 的水乡景象。 (请横屏观看) (水乡诗情。清末直隶总督方观承被古城美景所动,题诗赞曰: 稻引千畦苇岸通,行来襟袖满荷风。 曲梁城下香如海,初日楼边水近东。 拟放扁舟尘影外,便安一榻露光中。 帏堂患气全消处,清兴鸥鱼得暂同。 摄影@邯郸老崔) (此图是1999年的的航片,其蜿蜒曲回迷宫般的蓝色水道,看上去犹如繁体的“龍”字,又像赵国的“趙”字,传为“赵氏龙脉”。网络截图) (原本天成地就的“赵氏龙脉”神奇景观,经人工改造,已经失去它本来的天然与神秘。摄影@邯郸老崔) 墙 古城墙高10米, 周长4.5公里, 厚8米, 为正方形构架。 现有两瓮城、 四城门, 城外有护城河和永年洼环绕, 四面汪洋, 孤城岛立, 易守难攻, 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请横屏观看) (完整的城防体系。古城坚固的城墙,完整的瓮城,宽阔的护城河,密布的城楼,构成了完备的军事防御系统。这在中国现存古城之中十分罕见。摄影@邯郸老崔) ![]() (这就是“瓮中捉鳖”的瓮城。位于古城之西门,是有两道城门形成的环形城外城结构,用于军事防御。摄影@邯郸老崔) ![]() (古城之东门也完整保留了瓮城的结构。据史料载:解放战争中,这里的攻城战,共进行大小战斗156次,耗时2年零2个月,是晋冀鲁豫地区最后一个解放的县城,比之邯郸市晚解放2年时间,是解放战争中耗时最长的战役。可见其防御系统之坚固。摄影@邯郸老崔) 拳 古城是太极宗师杨露禅、 武禹襄的出生地和成长地, 亦是杨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的发源地。 在中国太极拳五大门派中, 源于广府古城的独占其四。 古城所在邯郸市永年县 被国家体育部门命名为 中国太极拳之乡。 在太极拳界, 广府古城是个圣地级的存在, 处于执大旗地位。 国家体育部门 正式公布推广的88式太极拳、 24式简化太极拳, 都是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 整理演化而来。 ![]() (古太极拳源于河南陈家沟,但古太极拳演变为现代太极拳,却是在广府古城完成的。这里是太极拳走进现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平台和圣地。图片来源:网络) 广府古城 以它那独有的 古韵、 水脉、 太极拳之魂, 在北方乃至全国独树一帜。 是不可多得的 旅游、寻古、学拳、健身 的好去处。 古城在2017年 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 AAAAA景区。 来源:老崔视野微信公众号 作者:邯郸老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