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雪 提名辞 取材自然的岭南盆景,尤其重视回归自然。对枝干的培育,对根的雕琢,对自然的师法,成为岭南派盆景的独到之处。 索引 有人说,在被称为“岭南派”的所有艺术中,岭南盆景有别于其他,原因在于,与岭南画派、粤剧等相比,它一家独秀于国内同领域的其他派别。成长于千年花乡,岭南艺人对盆景有独到的解读,他们巧妙地借笔国画,以打造有生命的、立体的画,成为盆景界的佼佼者。当时间进入21世纪,广州百姓的盆景热逐渐褪去,艺人们又多了一层担心,未来的时日,岭南派是否还能继续领跑?唯心将光阴浓缩于一盆。 世界很大,人总是很小,人心却是极难满足的东西。人想踏遍世界,饱览奇景胜迹;也想坐看沧海桑田,阅尽上下五千年。无奈光阴有限,时不我待,不等鞍马劳困,踏破铁鞋,人便已近黄昏。 人终究不愿轻易言败,于是建造了世界之窗。它把历史名胜、自然风光、世界奇观、民居等等人类几千年的文明缩微于一个公园之内,供人观赏品鉴。这样,不须舟车劳顿,即便走不完世界,也至少知晓了世界是何面目,暂且满足了好奇心。 犹记年幼之时,世界之窗往往是我辈之奋斗目标。家长往往许诺,“考到双百分,坚持做一个月家务,就带你去世界之窗玩”。于是,为了这一个目标,起早贪黑地学习,洗碗,扫地,当玩伴们喊杀的声音穿破庭院大门,尚在劳动的我只能挥舞手中的扫帚,把每一个角落细致地清扫干净,以免被挑出毛病。 终于,获得了那次机会,去到那向往已久的地方,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我看到了金字塔、罗马剧院,还有赤身裸体的大卫雕像,那些从未见过的景观,竟使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甚至一度发出感叹,可以来此一趟,再多扫一个月地都值了。 据说,在一个世纪之前,玩盆景还不叫做玩盆景,称为“玩古树”,所有人都把盆中的这棵树,按照预定的比例数字,制作成古树的模样。操作这个有关岭南盆景的广州名片时,我一度想找一个象形物,来诠释盆景的含义。当看到小小盆中,那棵小小的、布满伤疤的松树,俨然黄山边历尽沧桑的迎客松,便略微明白了一些。盆景的培植,无外乎通过人工的参与,让一棵小树在较短的时日内变身老树。这棵长在盆景中的树,事实上,正是一棵老树的浓缩。“缩龙成寸”,在芳村的采访过程中,中国岭南盆景大师陆志伟用四个简单的字,很容易地解释了这一问题。 古人崇尚自然,摆一棵古树于桌上、于庭院,看上一眼,也恍如回归自然。又如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仰头,或曲折,或弯腰,且它还能顺应人的摆弄,根据个人的审美和处理,变换它的姿态。把玩久了,置身其中,既陶冶性情,也能悟出玄黄哲理。于是,这一盆中,也能读出许多。 缩龙成寸,把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要完成的光阴,聚集于一盆中,与儿时所向往的世界之窗,也算如出一辙。终究是你在一眼之中,阅过了成千上万,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
|
|
来自: liuzhaoli4876 > 《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