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夕阳下倦鸟归巢,诗人长途跋涉抒发思乡之情,一首唐诗回味无穷

 泊木沐 2019-04-14

故乡是一个人总也不能忘却的地方。因为那是一片让自己成长起来的热土,因为那里最早接纳了自己,因为那里最早哺育了自己,早就已经在身体和心灵上都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古典诗词当中,有很多反映思乡的诗词。因为这表达的是普通人最普通的情感,尤其是那些古代游子,他们和今天的我们一样,为了学业为了前途而选择背井离乡长途跋涉。不过对比今天便利的交通和通讯方式,他们当年只能把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都倾注在诗词当中。

哪怕是起了一点风,哪怕是看到夕阳之下的倦鸟归巢,都让他们想起曾经多时未归的故乡。

今天我们所谈到的这首唐诗就是如此。写夕阳之下暮色苍茫,诗人长途跋涉之余,用一首唐诗也开启了思乡之情。语句简单,但是意蕴深厚。且看这首逃似地全文。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题稚川山水》,作者是唐代诗人戴叔伦。这个诗人写出了很多精彩的诗句。“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都出自他的笔下。

相比而言,他的这首唐诗所表达的情感也最为简单,就是描绘思乡之情。诗人在路途当中看到了其他地方的山水美景,暮色苍茫当中却让人想到了远方的故乡。此处说看到的青山绿水,都如同故乡的景色一般,带给人无限的印记。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开篇就写诗人来到了他乡,看到了当地的美丽景色。五月的天气当中松下茅亭非常的凉爽。在看远处,白沙覆盖的汀洲和繁茂的树林,都已经在夕阳下坠入黄辉,天地间一片苍茫。

这正是黄昏的时候,也更是倦鸟归巢的时候,也正是忙碌了一天的人回到家里的时候。

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内心当中也生出了几分对故乡的思念。“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路上的行人,其实也就写的诗人自己内心当中生出了无限的思念。以至于眼前所看到的这些景色,都如同自己的故乡一样那么亲切,也那么让人产生归属感。

这首唐诗最大的特点在于清丽之美。就是诗人即兴而作,看到暮色苍茫倦鸟归巢,就想到自己远离故乡之苦。在看天地间,这里的景色和故乡一样亲切,更让他生出几分好感。这是一个游子对故乡最深切的呼唤,也是一个游子对故乡最真切的眷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