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禹城路的大楼梯,难以消失的老青岛记忆!

 rongma 2019-04-14

禹城路,它依山而建,阡陌交通与观象山西门相邻。

这里曾经有条著名的大楼梯,长长的石条路,不知道承载过几代人的梦想,幽静的小巷悄悄地延伸至郁郁葱葱的观象山麓,这里曾是远离尘嚣的世外净土……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老青岛禹城路的模样,曾经老市立医院对面的那片老建筑,如果不拆迁的话,应该算是老青岛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禹城路大楼梯,记忆里不可或缺的符号

记忆里,大楼梯是不可或缺的符号,小时候觉得爬上大楼梯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怎么那么陡,那么长。现在再回去的时候,突然觉得恍如隔世,原来大楼梯一点儿也不长,也没有那么陡,只是我们现在住惯了高楼大厦,只是,大楼梯已经再也找不到了......

永远不会忘记禹城路的大楼梯,老房子、老邻居,整天疯玩的观象山。相信这些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记忆,也是老青岛不可磨灭的痕迹。

2009年5月24日,禹城路大楼梯

2009年9月6日,禹城路大楼梯

2009年12月6日,禹城路大楼梯

2010年春节过后,随着“青岛胶州路东段旧城改造项目”的进行,禹城路、福建路一带的老建筑、老青岛记忆中的大楼梯,就此消失.....

引用青岛学者王音的一篇旧作作为尾声,以此怀念那座老青岛难以忘却的大楼梯,那道曾经的城市风景线.....

《城南山梯——禹城路大台阶》

汽笛轰鸣的胶州路与墨绿的观象山北麓合力夹击出一条半弧状的禹城路。岛上最陡、最宽的大台阶就耸立在街中央。据老人说,孤傲的大台阶已与观象山风雨同舟了80余载。慕名而来的我竟被一条条一根根大石板给堵住了希望,它像一面凹凸倾斜的大岩壁,挡住了我远眺山峰的视线,它更激发了我加足马力,勇攀上去,定要抓住那青山不放松!站在第40级石阶上,仰望这满山遍绿的山色,真想一个猛子扎进这碧绿的海洋,沉醉于此,不愿醒来。         

这三层40级大台阶,倔强地生出了青葱的小草,它们日夜亲吻着爬山的、吊嗓的、看云的,还有那卿卿我我地看月亮数星星的情侣们。住在周围的张家三兄弟,孩提时经常大白天里在石阶上弹蛋儿、斗蛐蛐,深更半夜常常在石阶缝里捉蟋蟀。忆起童年趣事,张亚林眉飞色舞,眼角有些湿润,脸上泛出了微红的光泽。10年前的一个隆冬的下午,长大成人的张家三兄弟,越上这大台阶,一路狂奔到山顶,南俯广西路30年代的“荒岛书店”,西瞰平原路上30年代的“平原书店”,北望福建路上40年代的“友联书店”,在温暖的阳光下,野心勃勃的三兄弟一拍即合了“学苑书店”。         

上世纪30年代初,在国内有口皆碑的“民报”社就在老街的旁边。编稿的文人,投稿的文青,白天黑夜地问候着大台阶。才华横溢的愤青崔嵬,经常在这老街上踱来踱去,挖空心思琢磨着他的角色,绞尽脑汁地构思着他的名山之作。由他改编、主演的名震宇内的话剧《放下你的鞭子》,绝对是他登上大台阶,爬上山岗抓来的灵感!想当年,诗人蒲风游历岛城时,他的那首登高咏怀的《青岛》诗篇就是从这大台阶上即兴起句的:“头戴着鲜红的帽子,身穿着绿色的衣裳,大小马路是花格子,中山街直通栈桥的柔水,恰似长垂的彩带在海风中飘扬。大港、小港,像作她的四肢……”


禹城路大楼梯最后的残影

些许残片,留待日后的岁月缅怀

本组图文编辑感谢网友“右手心的暖”,感谢摄影家“大熊”、“Sam”等网友提供的珍贵照片,由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

那些消失的城市风景线,是老青岛不可磨灭的痕迹。如今,只能在老照片中去找寻,在记忆的刻板上,留下些许残片,留待日后的岁月去缅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