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北电力大学(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华民 2019-04-14

东北电力大学(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东北电力大学(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简称东电(NEEPU),坐落在吉林省吉林市,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为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2016年加盟“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同年发起加入“中国智能量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学校始建于1949年,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

学校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研究生推免权,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截至2016年1月,学校共有15个教学院系,43个本科专业,教职工1402人,各类全日制在校生近19000人。

东北电力大学(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标以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所设计的“石头楼”为核心设计元素。

校标选取正圆作为标志的基本造型,寓意圆满、周全、完备。

校标将“石头楼”置于标志视觉中心,配以“1949”字样,“1949”字样下方弧线设计,沿弧线轨迹组合,追求浑然一体,作映衬数字之用。

校标内圆四周设计弧线,用意如下:

(1)粗细不一的弧线,外向扩散,象征学校蓬勃发展的愿景;

(2)弧线定为有序,有如光圈,与内圆及相关元素有机结合,以营造“镜头聚焦”之感;

(3)弧线大破正圆的凝滞,丰富标志的体量,赋予标志强力的驱动感。

校标内中文校名两侧弧形设计,以使标志更具立体感,淡化英文,强化中文。

校标选择以绿色(墨绿)为标准色,象征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体现了学校将继续致力于为绿色低碳能源战略提供人才和科学技术支持。

东北电力大学(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1月,学校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8个学科门类,设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流动站,有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6个,其中吉林省重中之重重点学科2个,有工程硕士(含7个授权领域)、体育硕士、翻译硕士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

重点学科

“十二五”吉林省重中之重重点学科(2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电气工程(0808)。

“十二五”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6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电气工程(0808)、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土木工程(0814)、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

东北电力大学(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博硕士点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电气工程(0808)、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数学(0701)、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电气工程(0808)、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土木工程(0814)、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工商管理(1202)。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不含一级覆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思想政治教育(030505)、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设计艺术学(130501)。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9个):体育硕士(0452)、翻译硕士(0551)、动力工程(085206)、电气工程(085207)、控制工程(085210)、计算机技术(085211)、建筑与土木工程(085213)、化学工程(085216)、项目管理(085239)。

东北电力大学(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1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

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卓 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等。

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工程流体力学、运筹学。

省级精品课程:锅炉原理、工程流体力学、汽轮机原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热力发电厂、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过程控制、自动控制原理、运筹学、高等数学等、物理化学、材料力学、钢结构、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吉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土木工程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数学学科ATC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

东北电力大学(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交流合作

1998年获批准培养外国留学生。

2000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实施“商务管理”和“商务信息系统”学士学位教育。

2012年,学校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合作举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合作项目获教育部批准。

历史沿革

1949年6月,沈阳电机高级职业学校建校,隶属东北电业管理总局。

1949年8月,学校迁址长春,更名为长春电机高级职业学校,隶属东北电业管理总局。

1950年3月,隶属于东北电力管理局。

1952年5月,更名为长春电业技术学校。

1953年7月,更名为长春电力工业学校。

1954年6月,更名为长春电力学校,隶属于燃料工业部。

1955年,由长春迁至吉林市,9月更名为吉林电力学校,隶属于电力工业部。

1958年2月,隶属于水利电力部。

1958年8月,升格为本科高等院校,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

1978年,始招收硕士研究生,9月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

1988年,隶属于能源部。

1992年,开始于国内重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1993年,隶属于电力工业部。

1997年,隶属于国家电力公司。

2000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

2003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热能工程”2个二级学科以“计划单列、联合培养”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获得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5年12月,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

2009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1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批通过,正式批准学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