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方形与动态问题(2)——中考备考系列[尖子生之路]

 xyz3i 2019-04-14

【试题1】已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1)如图1,E,G分别是OB,OC上的点,CE与DG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若DF⊥CE,求证:OE=OG;

(2)如图2,H是BC上的点,过点H作EH⊥BC,交线段OB于点E,连结DH交CE于点F,交OC于点G.若OE=OG,

①求证:∠ODG=∠OCE;

②当AB=1时,求HC的长.

图文分析:

(1)如下图示,可根据ASA证△DOG≌△COE,即可得到OE=OG.

答案如下: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C⊥BD,OD=OC,

∴∠4=∠5=90°,∠3+∠2=90°,

∵DF⊥CE,∴∠1+∠3=90°,

∴∠1=∠2(同角的余角相等),

∴△DOG≌△COE(ASA),

∴OE=OG.

拓展:

①若E,G分别是直线OB,OC上的动点,如下图示:(结论仍成立)

②若将上述的条件“DF⊥CE”与结论“OE=OG”,结果如何?(试试看)

(2)①如下图示,可通过SAS证△ODG≌△OCE,即可得到∠ODG=∠OCE.

答案如下:

∵OG=OE,OD=OC,

 ∠DOG=∠COE=90°

∴△ODG≌△OCE,

∴∠ODG=∠OCE.

②如下图示,由①得∠ODG=∠OCE,又∠CDO=∠BCG=450,得到∠6=∠7.

   进一步得到△CHE∽△DCH,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EH:HC=HC:CD,即HC2=EH·CD. 设CH=x,

则BH=1﹣x,可得方程x2=1﹣x

反思:正方形、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下面是本人主编或编著的书(点击书名,打开对应书籍的相关说明、目录与样章)

《图解精析中考数学压轴题》

《优学中考总复习·数学》

《顶尖中考数学微专题》

《顶尖数学培优专题》(6册)

购买渠道:'微店'(打开相关文章,扫描文中的二维码进店购买).

提醒:任何淘宝网均无授权销售,请朋友们认清购买渠道.

请分享转发给需要的朋友,谢谢!


【试题2】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PAB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CP,过点PPC的垂线交AD于点E,以 PE为边作正方形PEFG,顶点G在线段PC上,对角线EGPF相交于点O

(1)若AP=1,则AE=  ;

(2)①求证:点O一定在△APE的外接圆上;

②当点P从点A运动到点B时,点O也随之运动,求点O经过的路径长;

(3)在点P从点A到点B的运动过程中,△APE的外接圆的圆心也随之运动,求该圆心到AB边的距离的最大值.

【图文解析】

(1)如下图示,

 不难证得∠1=∠3,由tan∠1=tan∠3可得:AE/PA=PB/BC,即AE/1=3/4,解得AE=3/4.(当然也可通过两阴影部分的三角形相似去证也可,本质一样).

(2)①考虑到“四点共圆”有的教材(如人教版)不作为定理使用,所以此法只做简单说明。本文用“圆的定义”进行解析,如下图示:

  根据“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一半”可以得到:MA=ME=MP=MO,所以APOE四点在同个圆M上,所以点O一定在△APE的外接圆上.

  用“四点共圆”法不难得:
EOF+∠DAB=180°,所以…….

②首先要先确定“被动点O”因“主动点P”的运动所经过的路径是何种图形,然后再确定其所经过的路径长。

   动中有“静”,此类最关键的解题思路是:应该想方设法找出与“被动点O”相关的“静”,其实由上小题,已经知道:O点在以EP为直径的圆上,因此可以利用“圆的相关性质”得到∠OAP(点P为“动”)=∠OEP=450(“静”),如下图示,

  由此可得到O点必在对角线AC上动,当点P从点A到点B的运动过程中,点O的运动范围应该是:

    显然,应该是对角线AC的一半(可以由起点和终点对应的O点构成线段,得到答案),值为2×根号2.



(3)本题表面上与上题类似,其实不然,原因是此题中我们所需的点受多种因素(P、E、BC的中点M均为“连动”),影响,不易找出相应的运动路径,但仍然是动中有“静”,“静”是MN(圆心到AB的距离——题中所要求的)的长与AE的长之间永远有“MN=0.5AE”这个关系。

    虽然无法直接用几何办法找到运动路径为何,但可以通过相似、勾股、三角形函数的定义等建立函数关系(或者建立坐标系,动点设定为参数).同时与之相关联的一个重要条件“直角”,为此:

    所以x=2时,AE的最大值为1,此时MN的值最大=1/2×1=1/2.

    即△APE的外接圆的圆心到AB边的距离的最大值为1/2.  (当然本题也可以建立坐标系,本质完全相同)

   其实,本题的M点(△APE的处心M的运动路径是一条抛物线。

【反思】本题是典型的路径相关的试题,路径中的相关问题的两种常用解法(几何法,函数法)在本题都有体现,同时“直角”相关的常用辅助线,在中考中应用太常见了,务必熟练掌握。

变式推广:如果将本题中所含的“两正方形” 类似改为“两等边三角形”呢?改为“其他正多边形”呢?如下图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