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文化是我国黄河上游重要的原始文化遗存之一,其分布范围广泛,东起泾、渭河流域,西至湟水流域,南达白龙江流域,北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齐家文化自1924年首先在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发现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者对齐家文化的遗址和墓葬已经做了大量的调查与发掘工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材料。 齐家文化玉器是齐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发现齐家文化玉器的遗存,大体上分布于甘肃境内的黄河沿岸及其支流渭河、洮河、大夏河、湟水流域,青海东部、宁夏南部等地也有零星发现。据齐家文化遗址统计,齐家文化出土玉器约有3500余件。2005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在第十五卷中收录齐家文化出土玉器109件,集中介绍了甘肃、青海、宁夏等地齐家文化玉器的出土情况,书中对齐家文化玉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各地齐家文化出土玉器数量之大,资料之丰富,引人瞩目”。因此,齐家文化玉器在史前玉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学术界对齐家文化玉器的研究却存在着明显的薄弱环节。 在有关齐家文化的发掘报告中,一般都没有把齐家玉器作为一个专项列出,多把其归在石器项或装饰品小项之内,因而相关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在以往我国有关史前玉器起源或者某类玉器发展演变过程的研究中,对于齐家文化玉器的研究则鲜有涉及,有些即使提到也很少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来进行系统的分析。 近些年来,齐家文化玉器的价值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学术界及收藏界专家的重视,如杨伯达先生、黄宣佩先生、雷从云先生、彭燕凝先生、岳龙山先生等先后就齐家文化玉器问题的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杨伯达:《甘肃齐家玉文化初探》,《陇右文博》,1997年1期;黄宣佩:《齐家文化玉礼器》,《东亚玉器》,(香港)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年;文化和黄河上游齐家文化玉器》,《中国矿业报》,2004年11月3日006版;彭燕凝:《齐家文化玉器与三星堆文化的关系》,《深圳大学学报》,2008年7月4期),叶茂林先生在《中国文物报》上曾两次撰文谈论齐家文化玉器(《浅谈齐家文化玉器》,2001年10月17日008版;《再谈齐家文化玉器》,2006年5月10日006版),文章从齐家文化玉器的收藏、鉴定、材料、种类等方面对齐家文化玉器做了简要的分析。但以上研究多是从齐家文化玉器的某一方面进行探讨,相当简略,总体上来说也不太系统,这对于全面认识齐家文化玉器与齐家文化来说显然是不足的。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齐家文化各遗址陆续出土千余件玉器,种类繁多,包括礼器、生产工具和装饰品等。目前这些玉器零散地分布在甘肃、宁夏及青海等省份的各博物馆中,部分资料尚未正式发表。这种资料分布零散,发表不全面的现状给齐家玉器的研究带来了诸多不便。 目前齐家玉器主要的收藏地点有:一、甘肃、青海及宁夏三省的各博物馆,包括国立博物馆和私人博物馆两种。二、一些私人收藏家手中,这批资料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本次调研未涉及。以下将按照省份对各博物馆中齐家玉器的收藏情况做较为详细的介绍。 甘肃省 甘肃省的齐家玉器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由东向西分别是庆阳市、平凉市、天水市、陇南市、定西市、兰州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及武威市。再向西未见有齐家玉器的出土。因此甘肃齐家玉器的收藏也就是在以上地区的各级博物馆中。 庆阳市藏有齐家玉器的博物馆有庆阳市博物馆和华池县博物馆。能够基本确定为齐家玉器的约3件,种类包括玉锛、玉铲和玉环,均为征集品。 平凉市藏有齐家玉器的博物馆较多,包括平凉市博物馆、灵台县博物馆、泾川县博物馆、崆峒区博物馆、庄浪县博物馆及静宁县博物馆等。共藏齐家玉器近百件。种类齐全,包括玉璧、玉琮、玉璜、玉铲、玉刀、玉凿及一些残玉片。值得注意的是,残玉片中很多都有穿孔,原来应该可以系绳联成环状,与联璜玉璧一样,是齐家玉器的一大特色。这批玉器同样大部分是征集品或采集品,但入藏年代均较早,可靠性较高。 天水市藏有齐家玉器的博物馆主要有天水市博物馆、麦积区博物馆、秦安县博物馆、甘谷县博物馆、武山县博物馆及清水县博物馆。共藏齐家玉器几十件,种类包括玉璧、玉璜、玉琮、玉铲及玉凿等。但由于大部分为采集品或征集品,进一步的鉴定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而天水市师赵村遗址出土的齐家玉器目前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具体情况在《师赵村与西山坪》一书中有详细的介绍。 陇南市的西和县博物馆收藏有近十件齐家玉器,其中以玉琮为主,除齐家文化中最为常见的素面玉琮外,一件三棱形玉琮显得弥足珍贵,同样类型的玉琮在定西市的众甫博物馆也有一件,目前国内可见的这种齐家玉琮仅此两件。此外,馆内还藏有齐家文化的玉璧、璧芯及玉铲等器物。这些玉器大部分仍为采集品,经过专家鉴定,应为齐家玉器无疑。 定西市藏齐家玉器的博物馆主要有定西市博物馆、安定区博物馆和众甫博物馆。其中众甫博物馆是民营企业家刘岐江先生出资创办的私人博物馆,所藏齐家玉器数量达几百件,质量上乘,种类繁多,除了玉璧、玉琮、玉璜、玉铲等传统的器形,还有一批珍贵的带有切割痕的玉料,从玉料上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时的切割方法及钻孔方法,是非常珍贵的齐家玉器资料。定西市博物馆和安定区博物馆也藏有三十余件齐家玉器,少数为出土品,可作为鉴定定西齐家玉器的标尺。 兰州市虽然出土的齐家玉器数量不多,但由于是甘肃省省会,从全省各地出土的齐家玉器有很大一部分都收藏在省博物馆中,例如著名的武威皇娘娘台遗址所出的齐家玉器就收藏在此处。可见,甘肃省齐家玉器很多都集中在省博物馆中。 榆中县博物馆也收藏有几件齐家玉器。较为有特色的是一件尚未完工的玉璧,边缘参差不齐,中心一孔尚未钻通,从中可见,齐家的玉璧是先钻孔后修边的。 临夏回族自治州的齐家玉器主要藏在临夏市博物馆和临夏州博物馆中。数量三十余件,其中玉璧、玉璜的数量较多。有少量玉琮和玉铲。器物中少量为出土品,多数为早年考古调查时的采集品和征集品,大部分经过专家鉴定,确为齐家文化的玉器。 武威市是目前甘肃省出土齐家玉器地点的最西端,所出玉器主要收藏在武威市博物馆、古浪县博物馆及天祝县博物馆中。共藏齐家玉器约20件。其中约有一半为出土品或采集品,另一半为征集品。皇娘娘台遗址四次发掘所出的500余件玉石器大部分保存在甘肃省博物馆中。 综上,甘肃省的齐家玉器数量众多,分散收藏在各市县的博物馆中。 以下为定西众甫博物馆部分入档藏品 4000年来,这片土地经历着沧海桑田般的变化,曾经的大河有些早已干涸,而原先山丘上的林木也在历史的变迁中成了灰烬。在经过历代的人口迁徙和民族融合之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或许已不带有4000年前的血脉。但是,在这厚厚的黄土下,那个古老的文明虽然尘封却未曾消减,并在20世纪开始又逐渐展露光彩! 齐家文化玉器有着它独特的美感,它并不像红山、龙山玉器那样光滑莹润;也不像商周玉器那样纹饰神秘,更不像春秋战汉一样精美细腻,齐家文化的玉器是一种简洁、古朴却又雄浑的大气之美,这种审美就像唐诗中的边塞诗、就像宋词中的豪放派、就像明清小说中的水浒传。它给人的是一种浑厚朴实的阳刚之美与肃穆之感,而不是纤巧、灵秀的欣喜之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