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父母的成年人,如果能够及时醒悟过来,自己的偏心对孩子会造成如此巨大的心理伤害,还会固执地坚持自己错误的逻辑去苛责孩子吗? 在非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的爱是做不到绝对公平的,也没有必要让个个孩子心服口服。 孩子眼里的公平很直接,就是不要把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让给别人,父母就要注意这一点。不要求大孩子让着年纪小的,不要求孩子象大人一样懂事(因为大人很多时候也不见得懂事),孩子会把自己看得比较重要。 父母让自己对另一个孩子谦让,会让他感觉到自己不重要,他又看不出另一个孩子重要在哪里,心理的平衡就会被打破。 在孩子心目中,会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直觉排斥父母拿自己和别人比较,这和“你看隔壁叔叔家的小孩学习多好”是一样的道理,哪怕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孩子也不喜欢自己被比较。尤其是在父母不恰当的比较之后,容易激发孩子的妒忌和怨恨情绪,迁怒于被偏爱的孩子,私下有可能会发生暗中较劲和报复的行为,得不偿失。 之所以有很多父母被主观感受蒙蔽,意识不到自己在虐待孩子,是因为情感逻辑的混乱。把打孩子看成是在“教育”孩子是非,把羞辱贬低孩子当成是“批评”,把不近人情的要求当成是“爱的表达”。 孩子的心灵是非常脆弱的,他们感觉不到爱的存在,真实的感受是受到了虐待和伤害。 父母对一个孩子偏心,就是在制造自己和另一个不被偏爱的孩子的矛盾冲突,实际上受到伤害的是三方。 爱孩子就是在爱自己,重视孩子渴望的来自父母的爱,给予他们爱,理解他们的不被爱,弥补他们的伤痛,这才是相亲相爱的亲子关系。 想和孩子达成和解,就要把失落的爱寻找回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