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乍到的春,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只悄悄露出一点儿眉眼,或是“草色遥看近却无”,或是“绿柳才黄半未匀”,或是“剪剪轻风阵阵寒”,甚至有时还会引得性急的春雪“故穿庭树作飞花”,来一场倒春寒。等到快五月份,南方的气候炎热起来时,慢好几拍的北方的春才隆重出场。一时间,万物突然就破解了美的密码,开始盛装打扮起来,到那时,才有那“万紫千红总是春”的锦绣、“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热闹和“东风吹水绿参差”的生机盎然,真正是“无边光景一时新”呀!等到“春色满园关不住”时,便成了“出门俱是看花人”的情景。 记忆中,家乡的梨园是春天带来的第一场视觉盛宴。千树万树的梨花开放,似琼雪堆积在枝头,满目洁白盈盈,鼻间清香弥漫。彼时,我们这些不识愁滋味的女孩子相约在梨园,在梨树间欢呼雀跃、奔跑穿梭,让头上落满花瓣,或是上树摆几个经典姿势拍几张照,手折几枝梨花,然后从花丛中探出一张红彤彤的笑脸,感觉那样照相才是极美的。 春天的另一场视觉盛宴,是油菜花开。田野里金灿灿的一大片,散发着浓郁的花香,大老远就能闻到。那些黄色的小花在明媚的阳光下摇曳生姿,引得蝴蝶、蜜蜂你来我往,纷纷攘攘,很是热闹。这情景自然让人联想起苏轼《宿新市徐公店》里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童趣满满! 蝴蝶我是没捕过,可能因为难度系数太高,或是对于漂亮的事物不忍心毁灭,但我倒是捉过虫子。油菜花田里常见一种昆虫,俗名好像是叫“金金牛”什么的。记忆里大概是五六七岁时,那天我和几个小伙伴(想不起具体是和谁)一人拿一个小瓶子,捉到“金金牛”就放进去。我们在油菜花地里卖力地捉了一下午,还要时时提防蜜蜂的袭击,直到太阳西落,天色已暗,手里的瓶子才捉满,然后匆匆各自跑回家。 北方的春温润、灿烂,却又短暂易逝,几场春风和春雨过后,绿肥红瘦,春色渐渐褪去残妆,就到了“绿荫冉冉遍天涯”的初夏了。也因春的曼妙和短暂,常令无数文人吟咏歌颂留恋伤怀。作为偶尔“附庸风雅”的人,我也写过一些,虽比起古人经典相差甚远,却也丝毫不影响我对春的迷恋和沉醉。即使没空出去游玩,宅在家中小院里,迎着吹面不寒的杨柳小风儿,读读古往今来那些咏春的诗句,对我来说,也是很美的精神享受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