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王维、白居易、李白、杜甫、李贺、贺知章、王勃、陈子昂、孟郊、贾岛、刘禹锡是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前言 他们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而且还是诗人中的一流人物,不过从时间来看,分为初唐、盛唐、和中唐三个时期。 一、初唐诗人1、王勃约650年—约676年 初唐四杰之一,他的滕王阁序是千古名篇,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更是送别诗中杰作: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王勃少年既有英明,可惜年纪年纪轻轻落水而死。 2、陈子昂:659年—702年 在唐诗的发展过程中,陈子昂大概是影响力最大的人物,他的《修竹篇序》里,曾经痛批当时的诗风: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在那个时期, 陈子昂的这篇文章如果一只号角,标志着唐代诗风的革新和转变。 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陈子昂《感遇诗之一》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3、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 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他是李白的伯乐之一,李白'谪仙人'称呼就来自贺知章。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二、盛唐诗人1、李白:701年-762年 李白不用介绍了,和杜甫是唐诗中的泰山北斗,以古体擅长,五言律也颇多佳作,七言律略少,绝句和王昌龄相提并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王维:701年-761年,或699年—761年 王维和孟浩然是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安史之乱时,王维被迫出任伪官,后因当时作的一首绝句证明其心迹和立场,避免了受到严厉惩罚。其诗《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云: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3、杜甫:712年—770年 老杜被认为是集大成者,各体兼工,每一种诗体几乎都有超一流的作品,后人学诗多从杜甫的近体学起,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转述苏轼的评价: 苏子瞻云:'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 学诗当以子美为师,有规矩故可学。退之于诗,本无解处,以才高而好尔。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学杜不成,不失为工。 杜甫七言律诗《秋兴八首之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三、中唐诗人1、孟郊:751年—814年 中唐有一个诗派被称为韩孟诗派(韩愈和孟郊)。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韩愈曾经写道: 低头拜东野,愿得始终如驱蛰。东野不回头,有如寸进撞邻钟。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 《过彭泽》 扬帆过彭泽,舟人讶叹息。不见种柳人,霜风空寂历。 2、白居易:772年-846年 白居易与元稹合称元白,作诗追求老妪能解,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一:' 白乐天每作诗,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 因为特意印刷保存,因此在唐代诗人中,白居易的诗作数量可算是名列前茅 。 《垂钓》: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
刘禹锡当年与王叔文相善,和柳宗元一道成为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永贞革新失败以后被贬,十年后回来做了一首绝句《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得罪了执政,于是又被外放为连州刺史。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郞去后栽。 又过了十年,刘禹锡再次游历玄都观,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绝句》: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两首诗二十年,光阴似水。 4、贾岛:779年—843年 贾岛与孟郊齐名,曾经出家为僧后来还俗,是著名的苦吟诗人。《题诗后》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5、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李贺是唐朝诗人的另类,被称为鬼才,深受韩愈的赏识,可惜因为父亲名字里有一个“晋”字,不能参加进士科举,韩愈还专门写文章为其鸣不平。 《春坊正字剑子歌》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 结束语以上的几位诗人,都是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可惜缺少了晚唐的诗人,如杜牧、李商隐等人。 @老街味道 查看更多 > |
|
来自: 昵称3293762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