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樱花季,短暂的花期,少不了一众摄影爱好者的狂欢。这两年拍樱花已经不再是专业摄影者的“专属”,随着手机摄影功能的各种“配齐”,用手机“打卡”樱花的人正成为主力军。 在午茶君刚上大学那会儿(2012年),如果想学摄影,大神会给你推荐佳能,尼康,从入门机到中高端,拍星空要用超广角镜头,拍人像要用微距定焦,机器沉重,价格也沉重,入个门要小1万。 后来随着索尼推出了全画幅微单A7系列,机身轻便不失专业性,索尼大法好火变了摄影圈。 如今,华为配备了徕卡镜头,三星称自己的手机摄像头总分第一,摄影的门槛越降越低。 如上,传统数码相机正遭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暴击。根据CIPA(日本影视器材工业协会)近日公布的全球相机出货量报告,今年2月份全球数码相机的出货量为935148台,同比减少了30.3%;可更换镜头相机的出货量为521217台,同比减少了34.7%。 根据公开数据,相比于2013年全画幅微单尚未问世,从今年1、2月的销量看,单反相机的销量下降了63%。 盛极一时的数码相机如今成为了传统相机,单反的相机的销量这几年可谓跳水式下跌,单反还有未来吗?佳能、尼康又将何去何从? 单反,被淘汰是必定的 单反颓势已显,被淘汰是注定的。从本质上来说,单反是摄影器材,是一种精密的机器,任何机器都有生命周期,也终究会被创新的产品取代,只是时间问题。单反的全称是DSLR(可换)单镜头反光式取景照相机,也是替代了前一代摄影机器TLR发展而来的。 TLR的全称是双镜头反光取景相机的全称,采用取景、成像双光路,但是有视差,体积大,取景物像是倒置的,更换镜头不方便,这就意味着在新闻、体育等快速摄影领域基本用不了。 那个时候的摄影机只有专业摄影师会用。 而SLR通过一片反光镜和五棱镜,解决了取景和成像光路的一致性,体积也大幅缩减。而单反(DSLR)则是沿袭了SLR的结构,成像媒介从胶片变为电子传感器,凭借着单反,尼康和佳能也逐渐确立了垄断地位。 但是单反最大的硬伤就是,由于反光镜,光路径边长,厚度不能做的更薄,导致了机身沉重,摄影也因此无法真正的普及。而微单对这个硬伤的改变,很快让单反的地位走下神坛。 微单,其实是无反光镜可换镜头相机MILC,开创者索尼取消反光板,缩小镜头和传感器的距离,大大缩小的相机体积,同时在对焦等很多专业功能上不输老牌单反相机。 微单对于机身体积的进一步解放,很快吞噬着单反市场。根据CIPA的数据,2018年8月微单的销量仅占可换镜头相机销量31%,而在2018年12月份,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47%。 微单在摄影功能的不断完善的同时,体积的解放让摄影器材变的更接地气,但是微单的镜头依旧是传统的笨重镜头,头重脚轻的体验依旧被很多摄影者吐槽。 只要摄影需求在,摄影器材就会一直更新换代,而最终活下来的都是能面向大众的产品,操作性更强,更容易携带。 佳能尼康的终点可能不是摄影 如果单反的走下神坛是注定,那么赖以生存的佳能、尼康又将何去何从?在单反时代,这两家企业长时间确立了垄断地位,但是产品挤牙膏式的更新也备受吐槽。在受到微单的冲击后,从它们的动作来看,或许没有把摄影视为归途。 在摄影器材更新来看,佳能和尼康在过去两年几乎没有单反相机新品发布,到了更新节点的尼康D5600和佳能80D也未见升级迹象。 两家企业的发展重点也开始转向全画幅微单,去年尼康发布了微单Z7和Z6,随后佳能就发布了EOS R以及针对EOS R系统开发的4款RF镜头。 但是这两家企业始终没有对摄影器材的颠覆性创新,而是和索尼抢占微单市场。这或许和无法放弃镜头的既得利益有关。摄影圈有“玩摄影,穷三代”的说法,真正挣钱的是上万块的镜头。 尼康和佳能作为老牌的摄影企业,有着丰富的镜头群,在短期内,专业摄影师对镜头的需求是无法替代的;但从长远来看,当年柯达也是因为无法放弃胶卷这块肥肉,无视摄影硬件的更新,而在数码时代走丢。如今固守镜头的尼康和佳能,又是否会步柯达的后尘? 这两家企业似乎早就为自己找退路。根据公开资料,尼康未来将致力于扩大半导体业务,显微镜成像、医疗健康保健解决方案等;佳能也在2016年宣布以395亿元收购了东芝医疗器械子公司。 |
|
来自: qingse1976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