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最”和“醉”,感觉就像万金油,哪儿都可以用。但今天,我还是想用三个“最”送给这个地方——凤堰古梯田。或许每个人会有自己心中的“最”,而在我的心目中,这里最浓情,最纯朴,最乡愁。 最浓情,是因为这处清代开垦的梯田是我的湖南老乡过来创造的,二百年后,我寻着先辈的足迹,来到陕南,来到安康,踯躅在田野间,穿梭于庭院里,一草一木、一沟一坎、一砖一瓦、一凳一桌,都是那么亲切,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一样的饮食文化,一样的湘语乡音,一样的性格个性,一切都是这样熟悉。摩挲着土墙木门,盘坐在屋檐下,可以好好地回味故乡往事,想起祖母,回忆起父亲,想念家乡的点点滴滴,回望乡关,潸然泪下。除了生我养我的家乡,目前还没有哪个地方如这里这般打动我,勾起我的情愫。 我曾走遍秦巴山山水水,走过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去过欧洲,说实话,论精致,这里算不上,论奢华,当然也够不着,但这里却是纯朴的。民风淳朴,古韵味十足,不事雕琢,自然而然,至今不收门票,你可以随意玩耍,走走停停,不需要导游,每个村民都是你的导游。消费不多,尽可随性,住的吃的都简约。很多村庄还没有开发,原汁原味,没有景区的商业味,小坐农家,拉拉家常,喝杯茶,嗑嗑瓜子,拍拍照,尽可随便。 这里的四季,如同湘南的老家,春天,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夏天,莺飞草长,稻花十里。秋天,瓜果飘香,金黄披川,冬天,万籁俱寂,白雪皑皑。四季分明,循环往复。 远离家乡千里之外,乡愁绵绵,难以割舍,想家的时候,我会来到这里,翻一翻泛黄的老家谱,寻找湖广移民前世之旅,感悟耕读传家的深意,领悟德化育人的传统,生生不息,历久弥新。走进老乡家,用一样的语音攀谈,一样的情感交流,如沐春风,全身舒坦,沉浸其中,灵魂得以安静,身心得以洗涤。 这里的梯田,算不得最美,面积算不上最大,但对我这个离家千里的游子来说,这里是最解乡愁的,一声“恰饭哒”,一碟豆腐乳,一盘红烧肉,一截田坎,一把镰刀,一袭蓑衣,足矣! 凤凰山下,万亩梯田。 汉水之滨,百年风雨。 变的是这里的交通出行,越来越便捷, 变的是这里的村容村貌,越来越洁净。 不变的是这里的厚道家风,代代相传, 不变的是这里的农耕文明,赓续至今。 ![]() ![]() 来源:秦巴君美篇 |
|
来自: 大境界ggs36gz3 > 《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