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吐峪沟,火焰山中最壮美的峡谷!

 昵称56535718 2019-04-14

吐峪沟,位于鄯善县境内,东距吐鲁番市约55公里。这里曾经是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

吐峪沟是西部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是世界多种著名宗教历史文化的交汇地。

这里不仅有怪石磷峋、沟谷纵横的峡谷风光,还有吐峪沟千佛洞、吐峪沟麻扎(墓葬);

摄影/家能大哥

而且还有藏传佛教大寺院遗迹,既是西北地区穆斯林心目中的“东方小麦加”,也是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

摄影/家能大哥

吐峪沟麻扎村

吐峪沟大峡谷长8公里,平均宽度约1公里,从北向南把火焰山纵向切开,色彩分明的山体岩貌清晰可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万分、拍案称奇,火焰山最高峰便位于峡谷中。

摄影/家能大哥

沿路步行就可以欣赏到神奇壮美的峡谷风光,其山峰之险、山体之奇、山岩之雄、山色之美、涧水之秀、珍果之甜,为世间其他峡谷所少有。

摄影/家能大哥

吐峪沟大峡谷浓缩了火焰山景观的精华。站在纵系山腰的《连心路》上往下看,有一山涧小溪顺着沟谷蜿蜒向南流去。

吐峪沟峡谷山体之奇、山岩之美、涧水之秀、珍果之甜,为其他峡谷至少有。被近百年来观光考察的游客、学者称之为《火焰山中最壮美的峡谷》。

吐峪沟不仅风光优美,更有浓厚的人文历史:三千多年前的人类活动遗址,一千多年前的佛教洞窟,五百多年前的伊斯兰圣贤墓地,原汁原味的维吾尔族人的古村落。

吐峪沟麻扎村

位于大峡谷南口沟谷中的吐峪沟麻扎村是新疆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维吾尔族传统和民俗风情。

无论是民宅还是千年佛窟,都是用黄粘土土坯建造。继承了两千多年来用黄粘土建造房屋的传统习惯。

吐峪沟麻扎村它分布在绿塔耸立的清真大寺四周,约有百十户人家。

“麻扎”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是“圣徒墓”。麻扎村内的麻扎是吐鲁番地区唯一的“麻扎”,吐峪沟又被称为东方麦加。

进入麻扎村,就进入了土黄色的世界,路是土黄色的,房屋也是土黄色的,正是满眼的土黄色把黄、蓝、绿三色相间的清真寺衬托得格外显眼。

村庄完整地保留了维吾尔族传统和民俗风情。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用维吾尔语,信仰伊斯兰教,穿着最具民族特色的服饰。

坐在古老桑树下头戴花帽怡然自得乘凉的白胡子老人、在窑房下匆匆走过的蒙纱老妪、跟游客追逐嬉闹的维吾尔族小童,都让人仿佛身在世外桃源。

这个小山村见证了西方宗教向中原内陆传播的历史,当地那些规模虽小,但是各种宗教风格俱全的破败建筑就是极好的证明。

吐峪沟千佛洞

吐峪沟千佛洞室1957年1月首批公布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佛教传入中国最重要的 驿站,在新疆宗教文化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新疆现存的是多出佛教石窟遗址中,吐峪沟千佛洞石窟的规模居第三位,因建造早于敦煌莫高窟、保存的早期壁画遗址较多而引人瞩目。

在南北朝, 吐峪沟石窟是高昌王国最高统治集团全力经营的佛教重地之一。

到了唐代,吐峪沟大峡谷两岸的佛教洞窟有了进一步发展,佛教壁画艺术也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据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代文献《西州图经》记载,当年的吐峪沟乃人间仙境。

《西州图经》有如下描述:“在吐峪沟中有随山势展布的重重寺院,它们背倚危峰,下临清溪,四周绿树掩映,佛教、禅院密集,佛乐飘飘、烟火不断、游僧云集,人行沟谷深处、难见日月。“

吐峪沟古代佛教圣地的面貌尽管已不再有当年的辉煌,但至今还吸引着世界各地研究佛教历史、佛教艺术的学者们的目光,每年后有来自日本、韩国、美国、印度、港澳等国家和地方的大批游客、学者在此观光、考察、访古。

自驾线路:

乌鲁木齐——(G216/G312)吐峪沟(230公里左右)

来源:新疆自驾游,国际旅游摄影网提示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