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时期,红军打过的恶仗很多,但如果要在前边加一个最的话,应该非湘江战役莫属。 湘江战役有多惨?看一组数字就明白了,经此一战,中央红军由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也就是说有5万多红军在这一次战役中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湘江战役中,最为悲壮的红军队伍莫过于负责断后的红5军团34师,全师5000余人几乎全军覆没。 今天,咱就好好讲一讲红34师在湘江战役中的故事。 战役打响后,红34师奉命接替红6师18团防务。由于对地形不熟悉,当红34师在1934年12月1日到达指定区域时,18团已撤出阵地,这意味着红34师已陷入孤军奋战的险恶境地。 ![]() 14时,中革军委的命令通过电报的形式发至34师,“由板桥铺向白露源前进,或由杨柳井经大源转向白露源前进,然后由白露源再经全州向大塘圩前进,以后则由界首之南的适当地域渡过湘水。” 按军委指令, 红34师从板桥铺一带穿过灌阳至新圩公路,翻越海拔1900多米的宝界山时,红军主力已渡过湘江。脚山铺至界首间湘江两岸已完全被敌军控制。 这又意味着什么?34师所有退路均已被掐断! 发现红34师后,敌人立即纠集大量部队扑来,一场惊天动地的恶战随即拉开序幕,战斗持续到傍晚的时候,虽然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但34师也付出了沉重代价,部队伤亡过半、粮弹告罄 ,师政委程翠林、师政治部主任蔡中等多位师、团领导血洒战场。 ![]() 如果僵持下去,等待34师的只有死路一条,“突围出去以后,留在江东打游击!”结合当时的形势,34师师长陈树湘下达了这样的一道命令。 紧接着,陈树湘又下达了第二道命令,“把没有弹药的火炮和枪支全部毁掉,如果图为不成功,我们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夜色像一块巨大的黑布,笼罩着苍茫的大地,在黑漆漆的夜色的掩护下,红34师开始突围。奈何围在34师周围的敌人数量太过庞大,34师不仅突围没有成功,而且又损失掉近千人。 此时的34师只剩下700多人,陈树湘带领着这支队伍,不得不返回东岸继续战斗,但由于地形不熟、群众基础缺乏等因素影响,34师折损不断增加,仅剩下500多人。 ![]() 在当时的形势下,34师最大的威胁来自对当地地形和环境相当熟悉的民团,这些民团在34师必经的路上挖陷阱、埋竹签,并把竹签用桐油跟尿熬煮,一戳伤就造成严重感染。 面对恶劣复杂的斗争环境, 34师师长陈树湘又做出一个决定,“陈树湘和师参谋长王光道率师部及第101、第102团剩余的300多人为先锋,从灌江突围,命令第100团团长韩伟带100多人断后。” 当陈树湘等人冲破层层包围,进入湘南地区时,34师已锐减至140余人。 虽已经艰难如此,但幸运之神仍未降临,在抢渡牯子江时,34师又遭当地民团伏击,陈树湘腹部受重伤,肠子流出体外。 ![]() 陈树湘不得不命令仅存的百余人向山上转移躲避,他自己在驷马桥附近的洪东庙疗伤时,落入了道县保安队魔爪。 当得知陈树湘的身份后,敌人高兴到手舞足蹈,用担架抬着陈树湘去邀功。趁着敌人不备,陈树湘猛地撕开腹部的绷带,用力把自己肠子扯断后壮烈牺牲,年仅29岁。 红34师那仅存的100多人结局如何?虽然在王光道和第101团团长严凤才的率领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山区游击战,但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大部分牺牲。 我们在前文已交代过,34师在灌江突围时,100团负责掩护殿后,在多次打退敌人进攻后,全团只剩下30多人,并且子弹已全部用完。 ![]() 团长韩伟命令部队分散突围,他自己则与其他五人担负掩护任务。韩伟等六人在打出最后一粒子弹时,宁死不做俘虏他们从一座山上滚了下去。 这一次,幸运之神终于降临了。由于灌木草丛的阻挡,韩伟和3营政委胡文轩、5连通信员李金闪不仅没有摔死,而且被正在山上采药的郎中救了下来,在当地老百姓的红薯窖里整整藏了7天,终于死里逃生。 至此,整整五千多人的红34师,可以说已是全军覆没,只剩下韩伟等3人存活于世。 ![]() 但是,悲剧并未结束。 等韩伟、胡文轩、李金闪3人把伤养好后,准备去寻找红军大部队,穿着红军衣服招摇过市肯定不行,三人便扮作了挑夫的模样。虽然如此,他们三人在路上再次遇到了民团,李金闪、胡文轩先后牺牲,只有韩伟一人侥幸逃脱,历尽艰辛才回到革命队伍。 新中国建立后,韩伟历任军事师范学校校长、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在1955年全军大授衔的时候,被授予中将军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