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山居士:说【牡丹】……

 Derek9988 2019-04-14

​说【牡丹】……


太太买来的【牡丹】养在花瓶里也快3天多了,这几天终于全开了!


今年上海行情是8枝带花蕾牡丹街摊售价35元人民币,真是不算贵的。


牡丹栽培始于南北朝,发于九朝古都洛阳。所以,那句“洛阳纸贵”倒也可以改写一下了……


李时珍《本草纲目》: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谓“牡”,意谓可无性繁殖;其花红故谓“丹”。


它也让我想起明代汤显祖之代表作《牡丹亭》,写一个宦家的女儿杜丽娘梦见书生柳氏而发生恋爱,后害相思病而死终又还魂同柳氏结为夫妻的故事。


【牡丹】,也让我想起【红楼梦】里那位出身于书香继世大官富贵之家的薛宝钗,不仅是贾宝玉的妻子,且为金陵十二钗之首。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博学多才,因此受到贾府上下一致好评,宛如【牡丹】。


假如借花喻人,宝钗如【牡丹】,黛玉像【樱花】,那王熙凤不知道是属于哪枝花了……


……


儿时,家父喜欢插花(那时物质贫乏买花的不太多),依稀记得切花都是以《康奈馨》为主力。花色繁多而耐久,故受青睐唉!

天热后,《夜来香》纷纷跟上。现时常见的《荷花》和《睡莲》在那时假如作为家里切花是极为奢侈和罕见的。

到入秋后,《菊花》配上《苍蒲》(类似鹫尾花)煞是热闹。

冬季就是《银柳》啊《水仙》啊来撑场子了。


唯唯独缺【牡丹】,估计是“黄河流域井水不犯长江流域河水”,上海一切以法租界流行奉为典,故,流行的都是西洋引进的花卉:如《康奈馨》,如《鹫尾花》,还有西式婚礼上新娘手中捧着的黄芯白色花瓣的《马蹄花》……也是情理之中了。


所以,【牡丹】我来说,尽管如雷贯耳,但是我对【牡丹】的理解都还停留在被面子的印花图案上,搪瓷脸盘上。那种因印染出来的大红大绿假象,就让我以为【牡丹】就是一种赤裸裸的俗气的代名词而印入脑中。


……


直到今天,当我细细再次贴近观赏插在家中玻璃瓶里的【牡丹】时,我才真正的理解了牡丹花的那种其它花卉缺乏的那种“国色天香雍容华贵”味道。这种味道,这种感觉,只能意会无法言表……


而世上许多事情就是如此而被委屈,被错诬……


“百闻不如一见”,尽管大家都知道这句话,可是,在您“一见”之前,还不是被委屈地错解着呢?


【牡丹】如此,其它肯定也不在少数。


我想……


湖山居士

上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