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古代钱币书写历史的年表

 瑞风t43046fnfm 2019-04-14

今年40岁的张劲峰,对钱币收藏情有独钟。本是理工科出身的他,从大学开始就专注于中国古代钱币的收藏。

用古代钱币书写历史的年表

张劲峰

二十多年的收藏实践,让张劲峰将古代钱币当作是触摸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媒介,“用古代钱币书写历史的年表”这一钱币收藏观,也使他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收藏体系。

收藏古代钱币从宋钱开始

通常,人们往往会认为中国古代历朝历代中,清代离现在时间最近,所以收藏古代钱币可以先从清代入手。张劲峰表示,自己一开始也是这样,但是现在想来其实走了很多弯路。他认为,古代钱币收藏入门的最佳途径应该是先从宋代钱币开始。

用古代钱币书写历史的年表

“北宋铜钱六十五品”(张劲峰收藏)

“宋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富有的朝代,而且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巨大的货币需求量,所以,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中国古代钱币,80%都是宋代的。”张劲峰介绍说。

用古代钱币书写历史的年表

“南宋小平纪年八十八品”(张劲峰收藏)

“通过接触不同时期、不同版别的宋代钱币,可以了解到不同的钱文和锈色特点,见的东西多了,就能够拥有辨伪的经验。”在张劲峰看来,中国古代钱币最早都是范制的,每个朝代每种版别的钱币都有一定之规,所以一旦出现与标准样式不符合的情况,就可以认定为仿品。而通过收藏宋钱所积累的这些知识和经验,以后还可以扩展到其他朝代的钱币收藏中去。

回顾钱币收藏的三个阶段

回顾自己的钱币收藏经历,张劲峰认为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买对的。“既然要玩收藏,那么就一定要玩真东西。”张劲峰告诉我们,“那些存世量较大、价格较低的钱币也有造假的可能,所以在收藏过程中一定要擦亮双眼。”通过第一个阶段的“藏真”,可以使收藏者更好地学习钱币知识、掌握辨伪技巧,从而为下一阶段更为深入的收藏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古代钱币书写历史的年表

金代“泰和重宝”(张劲峰收藏)

第二个阶段是买贵的。张劲峰建议,这个阶段可以去研习一些古代钱币拓片,包括看一些跟古代钱币有关的参考书籍,然后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尽量去收藏等级和品相最佳的钱币。“像我刚开始收藏钱币时,四级品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他表示,通过这个“藏精”的阶段,可以开拓收藏的眼界,提升藏品的等级,同时在还能接触到更多的行家。

用古代钱币书写历史的年表

古钱币收藏参考书(张劲峰推荐)

第三个阶段是买有意义的。张劲峰眼中的“有意义”,一个是收藏能成套系的钱币,就是尽可能把某一类钱币集齐。同时,因为每一枚钱币上,都记载着一段历史。所以,他还会按照历史的脉络,建立属于自己的收藏体系。而这也正是其钱币收藏中最为值得一提的部分。

用古代钱币书写历史的年表

“五帝钱”(张劲峰收藏)

建立属于自己的收藏体系

这里,我们给大家展示一下张劲峰的收藏体系中,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成套系专题。从图片中大家可以看到,颇为有心的他还为每个专题中的藏品制作了相应的说明卡片。

1、“两宋岁币”专题

两宋时期的“岁币”,是宋朝为换取和平而送给辽、金、西夏等周边政权的钱币。与“岁币”有关的历史,存在着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比如“澶渊之盟”、“庆历增币”、“海上之盟”、“绍兴和议”、“隆兴和议”等等。这个套系就是将这些时间节点上所使用的钱币收集起来,以此作为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历史物证。

用古代钱币书写历史的年表

北宋“澶渊之盟”岁币(张劲峰收藏)

用古代钱币书写历史的年表

“两宋岁币”(张劲峰收藏)

2、“历史上的周”专题

中国五千年历史传承下来,有些朝代的国号会出现重叠的情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周”。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国号为“周”的六个政权(包括姬周——东周战国时期、宇文周——南北朝时期、武周——唐代武则天时期、柴周——五代十国时期、张周——元末张士诚政权、吴周——清初吴三桂政权)所用钱币的收集,就形成了“历史上的周”这一专题收藏。

用古代钱币书写历史的年表

“历史上的周”钱币(张劲峰收藏)

3、“1644年的中国”专题

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年份,除了摇摇欲坠的明崇祯王朝以外,还出现了大西(张献忠)、大顺(李自成)、清(顺治元年)这几个政权。通过收集当时这几个政权发行的钱币,从一个侧面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用古代钱币书写历史的年表

“1644年的中国”钱币(张劲峰收藏)

最后,张劲峰还向我们透露,目前他已经开始着手筹备一个新的专题——“封禅”专题,那就是收集中国历史上曾经在泰山进行过封禅的帝王所发行的钱币。而“用古代钱币书写历史的年表”这一钱币收藏观,也将一直伴随着他今后的收藏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