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物理】光的粒子性知识点专题汇总,考前必背!

 老酒读书馆 2019-04-14

一、光电效应现象

当光线照射在金属表面时,金属中有电子逸出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逸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光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叫光电流。

1、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1)存在饱和电流

光照不变,增大UAK,G 表中电流达到某一值后不再增大,即达到饱和值。因为光照条件一定时,K 发射的电子数目一定。

实验表明: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

2)存在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

U = 0 时,I ≠ 0,因为电子有初速度,加反向电压,如图所示:光电子所受电场力方向与光电子速度方向相反,光电子做减速运动。若

,则I=0,式中 Uc 为遏止电压。遏止电压 Uc :使光电流减小到零的反向电压

 

光电效应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表明:对于一定颜色(频率)的光,   无论光的强弱如何,遏止电压是一样的。光的频率 ν 改变时,遏止电压也会改变。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截止频率:对于每种金属,都有相应确定的截止频率 νc 。 

当入射光频率 ν  > νc 时,电子才能逸出金属表面;

当入射光频率 ν  < νc 时,无论光强多大也无电子逸出金属表面。

3) 具有瞬时性

实验结果:即使入射光的强度非常微弱,只要入射光频率大于被照金属的极限频率,电流表指针也几乎是随着入射光照射就立即偏转。

更精确的研究推知,光电子发射所经过的时间不超过10-9秒 ( 这个现象一般称作“光电子的瞬时发射”)。

勒纳德等人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①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就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②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

③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着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④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秒。

逸出功 W0: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叫做这种金属的逸出功。

光越强,逸出的电子数越多,光电流也就越大。按照光的电磁理论,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①光越强,光电子的初动能应该越大,所以遏止电压 Uc 应与光的强弱有关。

实验表明:对于一定颜色(频率)的光,   无论光的强弱如何,遏止电压是一样的。

②不管光的频率如何,只要光足够强,电子都可获得足够能量从而逸出表面,不应存在截止频率。

③如果光很弱,按经典电磁理论估算,电子需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时间才能获得逸出表面所需的能量,这个时间远远大于10-9s。

以上三个结论都与实验结果相矛盾的,所以无法用经典的波动理论来解释光电效应。

2、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

1)光不仅在发射和吸收时以能量为 hν 的微粒形式出现,而且在空间传播时也是如此。

也就是说,频率为 ν 的光是由大量能量为  ε = hν 的光子组成的粒子流组成的,这些光子沿光的传播方向以光速 c 运动。

2)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在光电效应中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一部分消耗在电子逸出功 W0 ,另一部分变为光电子逸出后的动能 Ek 。由能量守恒可得出:

W0 为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所需做的功,称为逸出功; Ek 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3)光电效应理论的验证

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花了十年时间做了“光电效应”实验,结果在 1915 年证实了爱因斯坦方程,h 的值与理论值完全一致,又一次证明了“光量子”理论的正确。

3、光电效应在近代技术中的应用

1)光控继电器

2)光电倍增管

二、康普顿效应

1、光的散射

光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散射。

2、康普顿效应

在散射线中,除有与入射波长相同的射线外,还有波长比入射波长更长的射线,人们把这种波长变化的现象叫做康普顿效应。

3、光子说对康普顿效应的解释

假定X射线光子与电子发生完全弹性碰撞,这种碰撞跟台球比赛中的两球碰撞很相似。

按照爱因斯坦的光子说,一个X射线光子不仅具有能量E=hν,而且还有动量,如图7所示,这个光子与静止的电子发生弹性斜碰,光子把部分能量转移给了电子,能量由hν减小为hν'。

因此频率减小,波长增大,同时,光子还使电子获得一定的动量,这样就圆满地解释了康普顿效应。

4、光子的动量

光子的动量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