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大山人的极简主义构图,很极致

 法燃 2019-04-14

寫意花鳥畫構圖在傳統繪畫甚至在現當代繪畫中都是舉現了日新月異的構圖風格,特別是在明清寫意花鳥繪畫中,朱耷可以說是典型代表,他的寫意花鳥畫為我們研究和剖析構圖提供了重要的佐證。

八大山人的极简主义构图,很极致

從構圖來看, 八大山人非常善於利用空間、駕禦空間和發揮空間效應。他經常從主觀表現出發, 突出物象的某個特徵,是為著發揮獨特的表現力。畫面上出現的大面積空白,不僅為了造成視覺上的形式美,而且留給觀眾豐富的想像餘地。大幅宣紙,或繪一條鼓腹之魚,或畫一隻孤零之鳥,無水,卻似水中游;無靠,卻冥冥中有倚。通過大面積的空來凸顯小面積的實,也暗示著畫家對故國的思念。

八大山人的极简主义构图,很极致

八大山人在方形構圖中多採用截景、斷景的方式來安排畫面,他筆下的物象大多是不完整的形態,如圖

八大山人的极简主义构图,很极致

此圖占了三邊兩角,一邊是整邊。八大山人的畫面善於用線來分割空白,形成不同形狀的幾何圖形,其中物象占邊的多少非常之講究。荷葉的形是在追求物象的“似”與“不似”之間精確的度。只畫出了荷葉的少部分,給觀者的感受是藏而不露,十分含蓄的表達方式。荷葉的“不似”與荷花產生了一種對比,含蓄而使人生無盡的聯想。畫面中荷梗的“線”與不完形荷葉組成的“面”相結合,使畫面富有了變化。離觀看者最近的重墨荷葉與較遠的淡墨荷葉形成空間的距離感。荷花用幹筆寫出形狀,其右下角的荷葉是用濕墨畫出,左上角未展開的荷葉是用濃墨寫出,而荷梗是用淡墨寫出的,墨色的幹、濕、濃、淡,都在僅有的物象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物象邊緣的形處理的富有變化而且整體,即所謂的正形。畫面中有幾組對比關係,如荷花的實與荷葉的虛的虛實對比、墨和花的對比,墨與荷梗的對比,荷梗與紙的對比,有了這些對比關係,就使得畫面空白有了不同的視覺效果。八大山人用荷葉把下邊的邊線占滿了,若去掉淡墨的那片荷葉,畫面就出現了露洞,此邊的分割就與最上面邊的分割雷同了,由此可以看出八大山人在處理畫面分割時是如此的恰到好處。從底面五分之二處伸出一枝未開的荷葉,荷梗線條是呈弧線的,梗是一筆劃成的,但這一筆有豐富的變化,有濃淡、虛實、粗細的變化,又有用筆的節奏變化,讓觀者感受到的是線條的流動感,在構圖上體現了一種力的美學結構。荷梗向上的力與右下角荷葉與荷花產生向下的重力相抵消,使觀者在視覺上達到了一種力的平衡。

我們再來看這幅圖

八大山人的极简主义构图,很极致

並沒有占邊和角,而是在畫面內部來分割畫面,屬於“極簡”的構圖風格。畫面內只有一條小魚,放在紙的中間部分,沒有任何背景來襯托,構圖的形式很特別。這種方法使主體魚極其突出,這條魚顯得孤傲不群。八大山人大膽地進行剪裁、取捨,使觀者覺得畫面上多一點則多,少一點則少。

八大山人的极简主义构图,很极致

八大山人的极简主义构图,很极致

八大山人的极简主义构图,很极致

八大山人的极简主义构图,很极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