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柑橘恶性叶甲的识别与综合防治!清除霉桩、苔藓

 张轩oy5yft5mxq 2019-04-14

柑橘恶性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又名恶性橘啮跳甲、恶性叶虫、黑叶跳虫、黑蚤虫、黄滑牛、黄滑虫、黄花懒虫等。仅危害柑橘类,春梢受害最重。一、为害特点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新芽(图1)、嫩叶(图2)、花蕾(图3)。成虫常聚集于嫩梢取食叶片,并分泌黏液,排泄粪便污染嫩叶,使叶变得焦枯而萎缩脱落。芽、叶被食后成残缺,花蕾受害后干枯,幼果(图4)常被咬成大而多的缺刻,变黑脱落。幼虫孵化后群集取食嫩叶,从叶背面开始取

柑橘恶性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又名恶性橘啮跳甲、恶性叶虫、黑叶跳虫、黑蚤虫、黄滑牛、黄滑虫、黄花懒虫等。仅危害柑橘类,春梢受害最重。

一、为害特点

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新芽(图1)、嫩叶(图2)、花蕾(图3)。成虫常聚集于嫩梢取食叶片,并分泌黏液,排泄粪便污染嫩叶,使叶变得焦枯而萎缩脱落。芽、叶被食后成残缺,花蕾受害后干枯,幼果(图4)常被咬成大而多的缺刻,变黑脱落。幼虫孵化后群集取食嫩叶,从叶背面开始取食,吃去叶肉,残留表皮,幼虫逐渐长大后,连叶表皮均被食掉,二、三龄幼虫食叶成孔洞,或沿叶缘向内蛀食,排粪便于体背面。

图1 恶性叶甲危害嫩芽

图2 恶性叶甲危害叶片

图3 恶性叶甲危害花蕾

图4 恶性叶甲危害幼果

二、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8~3.8毫米,长椭圆形,蓝黑色,有金属光泽。头、胸和鞘翅蓝黑色,头小,缩入前胸,口器、足及腹部腹面均为黄褐色,触角基部至复眼后缘具1倒“八”字形沟纹,触角丝状、黄褐色。前胸背板密布小刻点,在鞘翅上排列成10行。

卵。长椭圆形,初为白色,渐变为黄白色,孵化前为深褐色,卵壳外被黄褐色网状黏膜。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6~7毫米,头黑色,体草黄色。前胸盾半月形,体背分泌黏液粪便黏附背上。

蛹。长2.7毫米,椭圆形,由淡黄色渐变为橙黄色,头向腹部弯曲,体背有刚毛。

三、生活习性

在湖南,年发生3~4代,均以成虫在树皮缝、地衣、苔藓、霉桩、杂草、枯枝、卷叶、松土中越冬。春梢抽发期越冬成虫开始活动,3代区一般3月底开始活动,各代发生期:第一代4月上旬~6月上旬,第二代6月下旬至8月下旬,第三代(越冬代)9月上旬~翌年3月下旬。全年以第一代幼虫为害春梢最重,后各代发生甚少,夏、秋梢受害不重。成虫能飞善跳,有假死性,卵产在叶上,以叶尖(正、背面)和背面叶缘较多,产卵前先咬破表皮成1小穴,产2粒卵并排穴中,分泌胶质涂布卵面,每雌产卵百余粒,多者数百粒。初孵幼虫取食嫩叶叶肉残留表皮,幼虫共3龄,老熟后爬到皮缝中、苔藓下及土中化蛹。

四、综合防治

1、农业防治

清除霉桩、苔藓、地衣、老死翘皮、落叶、杂草,堵树洞,消除越冬和化蛹场所。用2~3波美度石硫合剂喷布枝干或涂刷美白剂。

利用成虫的假死习性,在成虫盛发期于柑橘树下铺上塑料薄膜等,再猛摇动树干使成虫假死掉在薄膜上收集烧毁。

利用老熟幼虫沿树干下爬入土化蛹的习性,在其幼虫化蛹前在树干上捆扎带泥稻草绳诱其幼虫入内化蛹,在羽化前解下稻草绳烧毁。

2、化学防治

以卵孵化盛期施药为宜,可选用9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2.5%三氟氯氰菊酯,20%氰戊菊酯乳油2500~3500倍液,或2.5%鱼藤酮乳油160~320倍液等喷雾,隔7~10天1次,喷1~2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