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某种程度来讲是为了就业、为了分层,但是对于高中教育来说,最直接的目的,还是通过高考这样一个途径来获得一个更好的求学机会。那么为什么要上好的大学呢?不上大学又能怎样?还有社会上那些气势汹汹的“读书无用论”,又该如何反驳呢? 我们中国的文化和西方是不一样的,我们追求的是现世人的幸福(而不是来世的),不管拜哪个神仙,管用就好,所求也无非是升官发财、健康平安之类。孔子就曾说过“敬鬼神而远之”“未知生,焉知死”“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这类的话,意思就是要关注现世的生活,对于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要敬而远之。我们传统的人生理想都是入世的,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总之,传统的观念中,作为学生,追求的就应当是“成功”。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赚到大钱、当上大官都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并不可耻。人生在世,谁都需要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除非是家庭条件十分优渥的富二代,而一般人都需要凭借一技之长谋得一份工作、经营一项事业,先图自立,后图发展。而最好的办法、最快的捷径,还是上一个好大学。 大学不同于基础教育组织,是一种高等教育组织。在当今社会,不经历大学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大学,给了你一个平台,你可以选择在这里高飞,也可以选择在这里沉沦。怎么选择是一回事情,但有没有选择的权利,是另外一回事情。 大学四年是本科教育(学士),然后如果继续上学,就是硕士研究生(硕士),如果再继续,就是博士研究生(博士)。一个本科学历,是现代社会求职、就业、晋升的一个起码的条件。不要试图去举反例,那都是特例。总体上来讲,从越好的大学出来,成功的概率越高。 上大学的用处都有什么呢? 第一,本科学历是个敲门砖。当然,学历越高越好,学校越牛越好。这个就不多说了。 第二,大学是学校和社会的过渡空间。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爱情观会在大学基本定型。大学是个试错的地方,有可能的话,尽量多去试错,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尝试不同的可能性。 第三,大学是个为自己今后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的地方。一个好的学校,会有知识资源、名师资源、校友资源。校友资源会是你事业发展上的很大助力。你去一些知名大学的百科看看人家的杰出校友就知道了。就不说杰出校友了,就是自己认识的普通的同学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个个都是非常厉害的。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偶尔会有人大校友不幸罹患重症,通过网络众筹平台筹款,50 万元治疗费用,三四个小时就筹齐了。 上个好大学的好处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也许有人会说,有很多人没有上好的大学,甚至没有上过大学,不也成功了吗?还有的人上了顶尖大学,不也出来卖猪肉了吗?对此我真不想反驳什么,你当然可以这样认为,也当然可以这样去做。就是有这样一类人,从不改变观念,从不反省自己,事事都要质疑,语言充满讥讽,态度全是消极。对于这类人,只能是“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可是你想想,如果摆在你面前两个选择,一个上顶尖大学,另一个上大专,你会选择哪个? 理想是一回事(想去哪个学校),现实是另一回事(能去哪个学校),选择又是一回事(在学校中的作为)。有些人注定成功,他们无论在哪所学校、哪个领域,遇见怎样的困境,都会成功;有些人注定失败,他们无论在哪所学校、哪个领域,拿着怎样一手好牌,都会失败;有些人,可以成功也可以失败,环境起了很大作用。 你知道你是哪类人吗?不知道吧?所以还是尽最大可能去上一个好学校吧!青春就这么一次,为什么不努力一把呢? 高中时光很短暂,不要荒废,不要放弃。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了上一个好大学,努力奋斗吧! 高考逆袭,还是要靠自己 ...... 清华大学出版社《高考逆袭 : 中等生如何考上名校》,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言,主要讲作者自身的经历和对中学生的一些建议。 第二部分,主要讲逆袭的定义和为什么要逆袭。 第三部分,讲实现逆袭的思想基础和基本原理。 第四部分,讲逆袭的核心环节——刷题,主要是刷题的具体操作手段和应试技巧。 第五部分,主要讲一些很重要但往往不被重视的逆袭要素。 第六部分是附录和后记。 这本书适合中学生及其家长阅读,也适合教育工作者阅读。我有资格写这本书,究其根 本,并不是因为我考上了所谓的“名校”,而是因为我实现了逆袭。并且我的方法,对很多中 等生/差生来说都具有借鉴意义。这本书的目的只有一个:讲出我的故事,给你经验、信心和希望,帮助你创造奇迹、实现逆袭。 内容来源:书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