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才是第一任老师。父母不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做一名甩手掌柜。 与其逼着他们上讨厌的兴趣班,不如自己陪伴他们成长,教他们为人处事。周末到了,家长再忙也别忘了陪孩子做以下6件事。 01 带孩子去近郊旅行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旅行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不同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孩子在旅途中,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去不同的地方,认识不同的人,了解不同的文化。 周末可以去近郊烧烤、野炊、摘草莓、爬山等等。感受一下远离都市的环境,感受大自然的纯净。 这对于培养孩子多元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很深远的意义。 02 陪孩子读几本好书 绘本是家庭的“润滑剂”,亲子间的“粘合剂”。 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陪他们一起读绘本。绘本一般,文字少,图片多,可以教孩子一种生活习惯,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于年龄相对比较大的孩子,父母可以陪他们看一些故事书,有教育意义的书。阅读能带来无法替代的心灵启迪与思想延展,让阅读者在人生道路中厚积而薄发。 儿童时期,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最佳时机,孩子能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将有利于他终身发展。 03 带孩子参观博物馆 最主要是去感受一下博物馆的气氛,让孩子们切身体会到展品的多彩、神秘、久远和深奥。他们是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灵感的好场所。 参观博物馆也能够让孩子开阔自己的眼界,开启孩子的心智,这对学习也很有帮助。 家长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对孩子适当的提问很重要。通过提问可以鼓励孩子思考并且让亲子对话更加深入,可以让孩子有话可说。 04 教孩子学会烹饪美食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者朱棣文教授说:“很难想象那些只会念书,连煎蛋、煮蛋都不会的孩子,会懂得怎么做实验?” 教孩子辨别各种调料和食物,让孩子参与到洗菜、摘菜、打蛋等这些简单的劳动中来。 这样孩子的劳动技能会得到提升,经常动手的孩子能够激发创造力。而且跟孩子一起下厨,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体会温馨的亲子相处时光。 05 和孩子一起做运动 经常运动,能促进智力和骨骼的发育。 到了周末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运动。比如:爬山、踢球、游泳、跑步等等。在这个锻炼的过程中,父母需要给孩子正面的引导。 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强父母于孩子之间的感情。而且还能激发孩子的运动兴趣,发展孩子各方面的身体素质。 爱运动的孩子骨骼发育比较好,有利于长高,增强体质,降低患病的几率。除此之外,运动也有利于增强孩子的意志力和自信感。 06 带孩子看望长辈 想要孩子尽孝,就必须以身作则。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孩子,他们也会模仿父母的做法。周末的时候,经常陪孩子去看望一下长辈们,哪怕只是跟他们聊聊天,刷刷碗。 孩子慢慢就会在心里种下孝顺的种子。有利于让孩子学会感恩,将感恩教育渗入到点滴的生活中。 感恩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潜移默化。学好“感恩”这一门必修课,孩子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