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饵重对调漂的影响!

 相宇li9r4c6y9o 2019-04-15

调漂不是简单的调几钓几。要想调好漂,就得充分考虑到饵重、漂尾、水深、子线与调漂之间的关系。4个条件缺一不可,当你调漂的时候不去考虑这些条件的影响,调出的漂就会不精准。

比如说当你以为你的调四钓二是下钩触底上钩悬空非常灵时,实际的状态可能是铅坠都已经到底了非常顿。虽然你调的漂经常中大鱼,但是可能钓小鲫鱼却钓不了几条。可能你这次用10元的浮漂钓鲫鱼100尾,下次换了一支100元的浮漂才钓了几条,换回原来10元的浮漂又钓的非常好,你就会以为贵的还不如便宜的好。其实当你理解了调漂,你会发现只要不吃水,每只漂都是好漂,只是漂形不一样针对不同的鱼情用法不一样。

所以说,钓鱼如做人做事,要知何为,知为何!不但要知道怎么钓,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钓。只有在理论上都弄明白了,才能在千变万化的实践中针对各种不同的鱼情,钓到心中有数随机应变得心应手!

又说多了,OK,言归正传,下面就分析饵重、漂尾、水深、子线这四个条件在不同的情况下对调漂的影响。附带几张简单的图解,能够比较好理解一下。当然了,对于经常垂钓的老手是比较容易理解一些的,对于新手或者想学钓鱼的朋友,还是尽量多到水边去实际操作一下,才能更好的明白其中的的道理。理论源自实践!

以下举例皆以所谓的调四钓二作为基础来分析。调四钓二是指半水空钩调4目,带饵时饵重正好压2目露2目,找到底钓的时候下钩轻触底上钩悬空,漂尾露2目,此时最灵(除了浮钓)。如下图(一)。

鱼饵的重量对调漂的影响

1、当鱼饵重量过轻时,对调漂的影响。

以调4钓2为例:正常饵重压2目时,下钩轻触底上钩悬空。当双饵重量过轻只压下去1目时,就无法钓2目了,因为有3目始终会露出水面的,就只能以调4钓3目为最灵了。

 2、当鱼饵重量过大时,对调漂的影响。

一种情况,以调4钓2为例:正常双饵重压2目时,下钩轻触底上钩悬空。当双饵重量过大压下去4目时,这时候可能就是,下钩触底子线微弯,上钩快要触底了。如下图(三)。同样是调4钓2,灵钝却不一样。这就是以为钓的灵,实际钓的钝了。

当鱼饵重量过大时,还有一种情况。

当我们想调4钓7,钓的顿一些时,正常饵重压2目,此时双钩触底双子线都弯曲。如果此时你不考虑饵重,饵的重量过大,压去4目,那么这时候可能还是,双饵触底双子线都弯曲,漂尾也还是露7目。而且你不管把饵做的多么大多么重,哪怕是1公斤重,也总是双钩触底双子线都弯曲,漂尾也还是露7目。如下图(四)。

这是怎么个现象?这是因为铅坠的重量小于浮漂的浮力,饵和钩的重量全被水底承担,此时线组的平衡完全由子线的支撑力和铅坠的重量所承担。也就是说只要双钩触底,这时饵和钩的重量在这个线组中就不起作用了。不管钩饵的重量有多大,只要不往上推浮漂露出过高的目数,铅坠总是悬空着的。这也就是台钓精髓悬坠钓法,也就是说此时较灵敏。

但是,你要知道,这是在调漂桶里进行的调漂实验。在调漂桶里调漂时,铅坠和钩饵的下落点与浮漂的位置是垂直的,所以不管饵重有多大,双钩和子线的状态以及漂尾的目数是没有变化的。

实际我们真正垂钓时的操作是进行抛竿的,钩和铅坠的下落点是在浮漂的前面。当饵重和铅坠的重量压到漂尾平水或露1目以上时,双钩到底后始终是和浮漂之间垂直的。当饵重和铅坠的重量大到使漂尾全部沉没于水中时,抛竿后钩饵和铅坠迅速下落,浮漂被水线扯住不能跟上钩饵和铅坠的落点,所以钩饵到底后和浮漂之间是一条向前的斜线,不是垂直的。如下图(五)。

钩饵和铅坠的重量比浮漂的浮力越大,倾斜的就越厉害,钩和铅坠的距离就越小,也就越钝。此时若为了便于观漂,就会上推浮漂多露出几目来,往往是一不小心铅坠就到底了。

有些明白这个道理的钓友会以不抛满杆来解决这个问题,或者回抽钓竿把浮漂往自己面前带回一些再把钓竿送回去让浮漂归位这个办法来解决。但是真正当饵重特别大的时候,这些办法也都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做个实验:在你抛满杆的情况下,浮漂和铅坠钩饵都到位后,把你的钓竿往前推,如果你的浮漂会慢慢的往上浮动,那么肯定是饵重加铅重大于浮漂的浮力了。这时候,你可以把浮漂往下撸下来一些,挂上双饵在半水的情况下,看一下漂尾肯定是沉没入水下的。

明白了饵重与调漂的关系后,我们在调漂的时候就好办了,如果是空钩调好漂以后,就要挂上双饵,看看压下去几目,或者还露几目。知道这个最灵点,才能在找到底后,明白钩饵在水底的状态,想灵则灵想钝则钝。不建议双饵过重把浮漂都沉下去了,不好把握双钩在水底的状态,除非是钓大鱼不怕钝等特殊情况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