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黛玉进贾府时,贾敏已经离世,作者没有花笔墨描写她的外貌、性情,读者只能通过他人之口,遥想贾敏风姿。 文本第三回,贾母当着王夫人、邢夫人、迎春姐妹等人的面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一句“独有你母”可见贾敏未出阁时是何等受宠。 而贾母一向的审美是欣赏有姿色又灵活之人,如凤姐、鸳鸯、晴雯等人,观黛玉,便可想见那贾敏也必然是美貌聪慧之人。 七十四回王夫人对凤姐道“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象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 一个尊贵无比的大小姐的形象便跃然纸上。所谓爱她,才会宠她,于此再次证明贾母对贾敏的宠爱是非同一般的。对这样一个掌上明珠,为她挑选一个怎样的夫婿来般配,贾母自然费了心思。 林如海是前科探花,兰台寺大夫,与贾敏当是才貌相当。故贾敏与林如海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自古佳人爱才子,贾敏与林如海在婚后感情自然日渐深厚,书中写林如海虽有几房姬妾,但主要是为了传宗接代,这是从古至今都流承的思想。“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奈何之事”。 而对黛玉,林如海贾敏夫妇是爱如珍宝,并让她读书写字,为她请老师,可见林如海对贾敏所出之女是极其喜爱,从中亦能窥探贾敏与林如海的情深意厚。而在贾敏去世后,林如海也并没有疏于对黛玉的照顾和管教,所以即便贾母遣了男女船只来接,林如海考虑到黛玉的身体,亦未让其行。 后在黛玉不忍弃父而往的情况下,林如海表示自己再无续弦之意,黛玉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兄弟姐妹扶持,去贾府依靠外祖母是对她最好的安排,此时林如海只是“年将半百”,还未到五十岁,却再无续弦之意,若不与贾敏是真爱,林如海何至于此? 不续弦,当是林如海对贾敏之爱的回报,更是对所爱之人的长久缅怀,而林如海在几年之后也离世,焉知没有因贾敏先他而去,而伤感郁积在心,从而影响到身体健康的缘故在里面?所以,贾敏与林如海不可能没有真爱。 作者:长安月,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