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上的蓟马 来源:墟落閒人说起蓟马,许多农户都深恶痛绝。此虫虽小,危害却很大,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关键是抗药性还强!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英雄出少年,越小越讨嫌。蓟马与想象中的骏马差别不是一般的大,就算说它是马,那也是害群之马!▲在花间取食的蓟马 来源:林义祥一、细说蓟马蓟马是一种体型微小,隐匿性强的昆虫,成虫体长约0.5~5mm,体色多为棕色至黑色。在田间不细看,很难发现。蓟马食性复杂,包括植食性 ▲蔬菜上的蓟马 来源:墟落閒人 说起蓟马,许多农户都深恶痛绝。此虫虽小,危害却很大,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关键是抗药性还强!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英雄出少年,越小越讨嫌。 蓟马与想象中的骏马差别不是一般的大,就算说它是马,那也是害群之马! ▲在花间取食的蓟马 来源:林义祥 一、细说蓟马 蓟马是一种体型微小,隐匿性强的昆虫,成虫体长约0.5~5mm,体色多为棕色至黑色。在田间不细看,很难发现。 蓟马食性复杂,包括植食性、捕食性和菌食性。 植食性:是的,常年在田间搞破坏的就是它们!当然,偶尔也做点好事,比如部分蓟马能控制杂草生长。 捕食性:是某些小型昆虫的重要天敌,也会制裁上面那群家伙,臭名昭著的西花蓟马的天敌就有长角蓟马、横纹蓟马等。 菌食性: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分解者,觉悟很高,正能量十足!对生物圈能量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蓟马的一生 蓟马的一生要经历卵、若虫、伪蛹和成虫4个阶段,属于过渐变态发育类型。 西花蓟马卵 来源(下同):http://biocontrol. 卵 蓟马产卵原则是小蓟马出来就能找到吃的,有的产在环境适宜、营养丰富的植物组织中,有的图方便,直接产在叶片、花朵的表面。 若虫 西花蓟马2龄若虫 蓟马若虫行动迅速,孵化后便不断取食,随着体型增大,体色加深,3龄后进入不活跃的前蛹和伪蛹期。 前蛹&伪蛹 西花蓟马3龄若虫(预蛹期) 可能是吃太撑趴着消化吧,蓟马若虫3龄后就极少活动啦,在4龄后进去伪蛹期,随后入土化蛹。 成虫 西花蓟马成虫 羽化后2~3天的成虫即可进行交配产卵,多种生殖方式可供选择,主要以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为主,极少数可进行卵胎生。不懂卵胎生的自行脑补孔雀鱼下崽。 大多数蓟马需成熟后方可进行交配,但齿角泥蓟马先羽化的雄成虫能够与雌性的“前蛹”进行交配。警察叔叔,这有个变态蓟马“侵犯未成年”! 蓟马繁殖极快,如葱蓟马一年发生8~10代,瓜蓟马在广西一年可发生17~18代,在温暖干旱的条件下易发生,若防治不及时,会对作物造成毁灭性的伤害。 蓟马的为害 蓟马叶片为害 来源:鲲鹏和扶摇 取食危害 蓟马成虫、若虫均可危害,蓟马为锉吸式口器,取食植物新叶、嫩芽、花器和幼果的汁液等。 黄瓜蓟马为害 来源:pjun87 西花蓟马:主要为害心叶、幼果和花器。为害初期叶片、幼果表面出现缺刻或斑点,严重时叶片及果实出现锈褐斑,最终导致叶片、果实脱落和植株枯萎而死。 茄子蓟马为害 来源:5龄虫老关 棕榈蓟马:又名节瓜蓟马,主要为害茄果类蔬菜,通过取食和产卵致果实出现斑痕、畸形。 大葱蓟马为害 来源:枝江三农网 烟蓟马:主要为害葱属植物,刺吸植物组织的汁液,导致球茎缩小。 柑橘蓟马为害 来源:小桔灯作物科技 茶黄蓟马:为害茶叶、花生、草莓、葡萄、芒果、山茶、柑橘、月季等多种经济作物,通过取食花粉 、嫩叶为害植株造成减产。 豇豆蓟马为害 来源:5龄虫老关 丝大蓟马:主要危害豆类、瓜类、白菜类、茄子、辣椒、空心菜等。成、若虫聚集在心叶、嫩芽上危害,严重时心叶不能伸开,生长点萎缩或丛生,生长缓慢。还能通过取食花粉影响植物受粉造成减产。 水稻蓟马为害 来源:夏声广 稻蓟马:主要为害水稻、小麦、玉米、粟、高粱、蚕豆、葱、烟草、甘蔗等。成、若虫以口器锉破叶面,成微细黄白色斑,叶尖两边向内卷折,渐及全叶卷缩枯黄,分蘖初期受害重的稻田,苗不长、根不发、无分蘖,甚至成团枯死。 玉米蓟马为害 来源:科技直通车 稻管蓟马: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主要在玉米心叶内为害,同时会释放出黏液,致使心叶不能展开。随着玉米的生长,玉米心叶形成“鞭状”。 传毒为害 番茄斑萎病 来源:四川省农科院信息所 虽然传毒的蓟马仅占已有记录种的0.2%左右,但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容小觑。 资料显示,全世界由于蓟马传毒受到危害的植物至少有1090种。如西花蓟马能传播番茄斑萎病毒;烟蓟马可诱发葱链格孢的生长和传播病毒 ,造成大面积植物病毒病的发生等。 致瘿为害 榕管蓟马 来源:http://gaga. 致瘿为害是蓟马为害的又一重要方式。此类蓟马主要为害榕树嫩叶,刺激组织形成虫瘿,降低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 致瘿蓟马为害过的叶片,表皮蜡质破坏、蛋白质含量下降,细胞中的细胞质、核酸和蛋白质增加和色素体含量的均匀化。 蓟马为什么难防? ● 看不清蓟马个体非常小,肉眼不容易看清楚,谁没事会拿个放大镜呢?通常是出现症状后,才会意识到有蓟马为害。 ● 喜欢躲蓟马有昼伏夜出的习性,阴天、早晨、傍晚和夜间才在寄主表面活动。平时喜欢藏在花内和叶片背面,而卵一般在植物组织中,很难杀死。捉迷藏,我就服你! ● 太活跃成虫善飞能跳,可借助外力四处逃窜,因此,蓟马一旦发生,扩散很快,防治困难。 ● 繁殖快从卵到成虫仅需14天,世代更替快,容易泛滥成灾,又是一个防治难点。 ● 抗药强蓟马经过长时间的药剂洗礼,对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新烟碱类、拟除虫菊酯类和生物源药剂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 蓟马综合防治方法 总的来说还是那句口号: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①加强管理工作 及时处理蓟马危害严重的植株,集中统一销毁,减少虫源。由于蓟马有入土化蛹的习性,通过覆地膜,在提高地温的同时,还能有效的阻止蓟马化蛹。 ②蓝板诱杀 蓟马有趋蓝色的习性,用蓝板诱杀成虫,可以减少危害的种群密度。 ③药剂防治 定植前1~2天对幼苗用吡虫啉、噻虫嗪进行灌根处理,减轻危害。发病初期应选用触杀和内吸性好的药剂进行防治,如啶虫脒、噻虫嗪、多杀霉素等。如果虫口密度大还可考虑用烟剂防治。 注意事项 ● 施药应在早上10:00之前进行,重点喷花、幼果、顶尖及嫩梢部位,做到细致均匀。 ● 蓟马有个特点就是当棚室的温度达到16~19℃以上时,开始从土壤中往植株上转移,准备取食危害,可根据棚室的温度进行准确的防治。 ● 蓟马除了在植株上危害之外,有达到三分之一的蓟马还存在于土壤当中,因此在防治的时候除了上部喷雾防治之外,一定要注意同时喷地面! |
|
来自: 张轩oy5yft5mxq > 《病虫害、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