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科学家把地球46亿年的时间压缩成了一天:这一天的前1/4时间,地球上是一片死寂;等到了清早6点钟的时候,最低级的藻类开始在海洋中出现,它们持续的时间最长;一直到了晚上8点钟,软体动物才开始在海洋与湖沼中活动;晚上11点半,恐龙出现,但只“露脸”了仅仅10分钟便匆匆离去;最后20分钟里,哺乳动物出现,并迅速地分化;11点50分,灵长类的祖先登台,最后两分钟的时间里,它们的大脑扩大了3倍,成为人类。 如果没有人类,那么宇宙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举个例子,一个没有人的森林里一颗树倒了,试问这颗树倒的时候发出了声音吗? 你可以说有啊,不管有没有人声音还是声音,但是你也可以说声音这个概念只有在有人听的时候才有,这是一个人才有的概念,没人听的时候自然没有了。 要说明人类的存在和活动的意义,那么人类的存在的意义就可以是宇宙自己在觉醒之后,然后认识宇宙其本身的行为。那么可以分两种情况讨论。 一.假设宇宙是为人类而存在的。 如果没有人类,世界就不会存在,也谈不上什么意义,再极端一点,没有我的存在,那么世界也不会有存在的意义。 1.神学观点。神创造了宇宙,为的就是让人类在宇宙内生存,宇宙的意义自然是承载人类,世界万象都随着人类而转,人类就是这天地宇宙的中心,其余都陪衬。 2.人则原理。人则原理说的是宇宙间存在的各种物理常数似乎都是被调节好的,因为物理常数只要稍微改变一点,人类就会不复存在,比如最要命常数,爱因斯坦的宇宙常数,代表着宇宙暗能量,只要改变一点点,星系就会分崩离析。那么这种微调现象可以被解释为宇宙是为了让人类生存而设计的,人类又是这天地宇宙的中心。 人择原理这方面的很多问题还一直在科学界存在着争议。近年来,人择原理及其与之相关的多元宇宙的观点由于暴涨宇宙学的理论而更变得更加受到重视,也许随着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及其相关的宇宙学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我们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多元宇宙的证据。 不过与此同时,关于人择原理的争论也一定会持续下去,在另外的许多科学家看来,人择原理是无法被证伪的,因而不能被看成是一种科学理论,而也有的科学家认为,尽管目前人择原理可能还不能看成是科学的范畴,但它很可能是还未成熟的一种科学的形式。 二.假设宇宙不是为人类而存在的。 没有人类,宇宙照常存在,它的存在正如我们要窥探的它的存在的意义一样,不会发生任何改变。就别说宇宙了,46亿岁的地球存在意义与人类的认知也没有任何关系。 放眼宇宙,数千亿的银河,每个银河又有数千亿的恒星,每颗恒星周围都围绕着很多行星,人类的地球只是这无数颗行星中的一颗,我们偶然的诞生在这颗水蓝色的星球上,自然选择下的随机演化使得人类脱颖而出,我们的诞生只是宇宙中极其偶然的现象,世界不会是为了人类而存在。 如果有无数个宇宙,无数个宇宙具有所有不同的宇宙常数的话,那么我们人类诞生在一个适宜我们生存的宇宙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因为我们只能诞生在可以让我们生存的宇宙。 如今我们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人类存在的意义就是管理宇宙,否则宇宙的存在将亳无意义。 宇宙是为了被观测而发生的,此时此刻你的所见所闻所感,正是宇宙在之前几百亿年演化的目的,如果世上没有任何感知体,宇宙便失去了意义,可以认为是不存在的。既然都无法被感知,就证明它与其他事物没有任何相互作用,也无法对外界做出影响,凭什么称为存在。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万有引力定律的出现,到恒星,行星,星系的定义,引力波的预言、发现。平行宇宙的猜测,双缝干涉实验的迷惑。冲出太阳系的旅行者号。人类一直在研究,并企图在这个空间轴的四面八方延伸。这个问题的答案,会有的。 文章来源:菜叶网 |
|
来自: 昵称25382711 > 《科技数码》